
广东省深圳市盟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考古学家们在广东省云浮市的磨刀山遗址发掘出土各类石制品400余件,石制品种类丰富,有石料、石核、石片、石器、断块与碎屑等,石器类型有手斧、手镐、砍砸器与刮削器等。由此推断,该遗址先民的主要生产生活方式是( ) A.农耕定居 B.渔猎采集 C.手工贸易 D.畜牧养殖 2.甲骨文记载的谷物中,有些谷物如黍被视为贵重食粮,主要用于祭祀、酿酒及席宴场合。而禾(粟)则是一般平民日常生活的主粮。同时,商代时期的青铜器仅由贵族阶层使用,平民则普遍使用陶器、骨或竹木器皿。这可以用来说明商朝时期( ) A.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结合利于国家稳定 B.封建经济发展助推阶级分化进程 C.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的等级社会特征 D.礼乐制度有效地规范了社会秩序 3.西周时期,土地名义上为国君所有,“田里不鬻(买卖)”。但周穆王、共王时期,若有需要,可以由国家执政官员批准,交易成功后将此买卖通过铸于青铜器记载下来,称为“治地之约”。这一现象的出现( ) A.折射出王权与礼制的松弛 B.表明青铜器实用功能丧失 C.反映出土地兼并日趋严重 D.源于生产工具的迭代更新 4.春秋时期,齐桓公在管仲辅佐下提出“尊王攘夷”;且召集诸侯进行会盟商讨大事,遵循特定礼仪规则,如葵丘之盟约定“无有封而不告”“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这些现象实质上反映出( ) A.宗法制度有效维系社会稳定 B.周王权威的巩固与强化 C.会盟保障中央权力高度集中 D.霸权体系下的秩序构建 5.商鞅在《商君书》中提出:“农者寡而游者众,故其国贫危。”“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对此,商鞅在变法中采取的措施是( ) A.本末并重 B.奖励耕战 C.推行县制 D.严刑峻法 6.在孔子看来,“亲亲”“尊尊”原则不应局限于西周的狭隘意义,应该由“亲亲”而“仁民”,由“尊尊”而“尊贤”;提倡诸侯通过道德理性而非武力强权来建立新秩序。由此可知,孔子主张( ) A.尊贤仁政以重建秩序 B.恢复传统宗法分封 C.兼爱尚贤以平治天下 D.建立平等社会关系 7.战国时期某一思想家以建立“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统一国家为己任,从“当今争于气力”的现实持发,主张通过武力,依靠严刑峻法,实现并维护国家的统一。下列与该思想家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 A.孟子 B.邹衍 C.李悝 D.老子 8.下表是秦对外战争及白起从军年表(部分)。这可以用于探究( ) 时间 对魏战争 对赵战争 对楚战争 前293年 伊阙之战:白起统率 前290年 取河东400里 前289年 白起、错取61个城 前288年 白起、错攻占垣城 攻占桂阳城 前286年 魏献给安邑以及河内,结束战争 前283年 包围大梁城,由于赵、燕救援而撤军 前282年 取两城 前281年 取石城 前280年 白起攻占光狼城 司马错征伐楚黔中 前279年 在皑池达成和约,结束战争 白起拔鄢城 前278年 白起拔郢 A.秦国军功爵制的实施成效 B.白起个人军事才能的构成 C.东方六国军事防御的体系 D.秦统一战争的进程与特点 9.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取河南地,并修筑“西起临洮,东止辽东,蜿蜒一万余里”的长城。这些举措旨在( ) A.强化国家对疆域的控制 B.促进民族间的交融 C.革新地方行政区划制度 D.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10.春秋战国时期流通的货币大致可分为布币、刀币、圜钱和郢爰四大类。其中,布币有空首布、平首布;刀币可分为尖首刀、明字刀、罔首刀;圜钱有方孔圜钱和圆孔圜钱之分。由此可推知( ) A.诸侯争霸制约经济交流 B.秦币统一顺应时代趋势 C.王畿衰落具有历史必然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