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12148

专题突破练 专题一 制度自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2026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练(含答案)

日期:2025-11-0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0次 大小:4492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高考,答案,复习,二轮,历史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一 制度自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5江苏南京一模)双槐树遗址距今约5 300年,位于河南省巩义市伊洛河与黄河交汇处南岸双槐树村南台地上,是发现的仰韶文化中晚期规模最大的聚落。该遗址出土的部分陶器造型、纹饰与陕西等地出土的彩陶有相似之处,也有自身特色,同时还受到了大汶口文化等周边文化的影响。这一考古发现 (  ) A.是佐证河西走廊发展的重要资料 B.体现当时制陶技艺走向成熟 C.为研究中华文化的交融提供证据 D.表明早期国家政治体制建立 2.(2025湖南师大附中模拟)下图为商代甲骨卜辞,载有:“辛巳卜,争贞,今者王共人呼妇好(商王武丁配偶)伐土方,受有佑。”另有甲骨刻有:“贞,王令妇好从侯告伐夷。”这可用于说明,商朝(  ) A.女性的社会地位较高 B.王权借助占卜活动维系统治 C.内外服制度巩固秩序 D.王室诸侯有随同作战的义务 3.(2025广东江门模拟)西周时期,贵族成员有“姓”有“氏”。同姓成员是同一位远祖的后代,而“氏”则是“姓”的分支。天子、诸侯在分封臣下的同时,还需另立一个新“宗”,并赐予名称。“宗”的名称即为“氏”。这种做法说明西周时期(  ) A.氏族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 B.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为特点 C.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所加强 D.分封制与宗法制相互依存 4.(2025河北名校预测)秦统一后,京畿区不称郡,其机构设置与诸郡不同。秦在京畿区设“内史”为京师最高长官,可参与朝政,地位高于郡,秩同九卿。属吏有都水长、丞,铁官长、丞,廪牺令、丞(主管谷仓和饲养牲畜,以供祭祀)。秦朝京畿区的机构设置(  ) A.冲击了郡县制度 B.加速了权贵阶层的流动 C.突出了中央集权 D.阻碍了地区之间的交流 5.(2025湖南名校联盟模拟)西汉初“吏多军功”“夫长吏多出于郎中、中郎”;汉武帝时“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这一变化反映出(  ) A.科举制成为汉代入仕升迁重要途径 B.察举制是汉代选官的唯一途径 C.时代发展的需要影响官吏选拔方式 D.汉代的理政水平较前代更理性 6.(2025安徽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一模)《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汉景帝废太子荣,周亚夫极力反对,汉景帝“由此疏之”。匈奴唯徐卢等五人降汉,汉景帝“欲侯之以劝后”,周亚夫又反对,未成而“谢病”,终被罢相。这体现了汉代(  ) A.专制政治的运行逻辑 B.皇权受到相权的制约 C.决策沟通机制的缺陷 D.中枢权力分配的调整 7.(2025河北石家庄质检)东汉时期,任防为司隶校尉,到任后长食干饭,十日一炊,闭门不通豪右,并设置禁令严法,使得京城贵戚受到约束,不敢逾越。再如羊陟,桓帝时为河南尹,在任上“计日受奉,常食干饭茹菜,禁制豪右,京师惮之”。任防、羊陟的行为(  ) A.体现了社会经济的凋敝 B.有利于净化政治风气 C.扩大了王朝的统治基础 D.意在加强基层治理 8.(2025山东青岛一模)据《三国志》记载,“(汉灵帝)用刘虞为幽州,刘焉为益州,刘表为荆州,贾琮为冀州。虞等皆海内清名之士,或从列卿尚书以选为牧伯”。汉灵帝意在(  ) A.遏制汉末群雄割据 B.完善政府选官途径 C.强化对地方的治理 D.平息外戚宦官党争 9.(2025重庆南开中学月考)南朝初期,典签多为刺史任命的“刀笔小吏”,权势地位卑下。南朝中期“多以幼少皇子为方镇,时主(皇帝)皆以亲近左右领典签……莫不皆出内教命,刺史不得专其任也”。典签权势日隆,有“签帅”之称,甚至出现“诸州唯闻有签帅,不闻有刺史”的现象。典签地位的变化反映出 (  ) A.中央集权有所加强 B.刺史监察职能丧失 C.宗室势力迅速膨胀 D.士族专权得以强化 10.(2025山东淄博高三一模)下图为唐代传奇《枕中记》中落魄书生卢生梦中的部分经历。这反映了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