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15869

第五单元 综合能力测评卷(习题课件含答案解析)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1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6202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五,答案,七年级,语文,统编,解析
  • cover
(课件网)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准备开展主题为“人与动物”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任务一:说文解字】 1.同学制作了三张汉字卡并展开了讨论,请你根据情境补全对话。(5分) 小语:早在远古时期,犬、马和猪这三种动物就被我们的祖先饲养,成为 家畜。你看,在甲骨文中古人用线条把动物的外形特征惟妙惟肖地勾勒出 来了。 小文:我发现甲骨文“犬”字和“豕”字乍一看很相似,但仔细比较还是有区 别的。 小语:嗯,这两个字的区别在(1)_____ _____。 肚子大小不一样,尾巴的长短、形 态不一样 小文:这可真形象!我还发现这三个字也都可用作偏旁,像这个“犬”字, 用作偏旁就是“犭”———反犬旁”,形容走兽性情的字常以“犭”为偏旁,如 “猛”“狂”“(2)_____(jiǎo huá)”等。 小语:没错,以“马”字为偏旁的汉字也大多与马有关,如“驱”和“(3) ____(chí)”都是策马疾奔之意,“驯”字的意思是(4)_____。 小文:嗯,“豕”也是表意的偏旁,古时候人们通常在“宀”(屋子)里养猪, 这就是“(5)_____”字的由来。 狡猾 驰 使顺服 家(5分,每空1分) 【任务二:故事启思】 2.《西游记》被称为“童心之作”,其中一个特征就是借动物塑造人物形象, 请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情节分析其妙处。(4分) A孙悟空(猴) B.猪八戒(豕) C.牛魔王(牛)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示例一:A 《西游记》把孙悟空聪明好动的性格和猴子机灵顽皮的 习性巧妙结合。比如,孙悟空拜师学艺,听讲时抓耳挠腮,手舞足蹈, 被祖师训斥;祖师传口诀后,他很快就学会了七十二般变化和驾筋斗云 等本领,后又因人前卖弄被祖师驱逐。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示例二:B 《西游记》把猪八戒懒惰的性格和猪好睡的习性巧妙结合。 比如,唐僧师徒途经平顶山,猪八戒去巡山,才走出不远,就钻进草丛 里睡觉,后来又编造谎言搪塞,不去巡山。 示例三:C 《西游记》把牛魔王本领的高强和牛力大无穷的特点巧妙结 合。比如,牛魔王战斗力强,是一位不靠法宝仅以自身武力就能与孙悟 空匹敌的角色,力战八戒还能保持不败。 (4分,任选一个结合情境分析即可) 3.同学们发现西方寓言和中国神话中都有与狗相关的故事,请你一起探究。 (4分) (一)两只狗 有个人养着两只狗,教一只狗打猎,让另一只狗看家。那只猎狗去到 野外,不管捉到什么,主人都要从中扔给看家狗一份。猎狗很生气,指责 看家狗说,他自己出去打猎,每次都很辛苦,看家狗什么都不干,却享受 他的辛劳。看家狗回答说:“你不要责备我,还是责备主人吧,是他教我 不劳动,坐享他人的辛劳的。” (选自《伊索寓言》,有删改) (二) 猴王只顾苦战七圣,却不知天上坠下这兵器,打中了天灵,立不稳脚, 跌了一跤,爬将起来就跑;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 扯了一跌。他睡倒在地,骂道:“这个亡人!你不去妨家长【注】,却来咬 老孙!”急翻身爬不起来,被七圣一拥按住,即将绳索捆绑,使勾刀穿了 琵琶骨,再不能变化。 (选自《西游记》,有删改) 【注】 家长:奴仆或牲口的主人。 (1)结合两则故事,概括狗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2分) 看家护院 ①_____ ②_____ 放牧打猎 协助作战(2分,每空1分) (2)《两只狗》有多重寓意,请从两个不同角度概括。(2分) _____ _____ ①只看到自己的作用,却忽视了别人的付出。②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 却理所当然,不懂感恩。(2分,每点1分) 【任务三:养宠调查】 班级同学开展了养宠情况调查,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任务。(11分) 材料一 材料二 现在说起我仇猫的原因来,自己觉得是理由充足,而且光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