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 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三星堆遗址的出土文物中,青铜尊、罍以及玉璋、玉琮、玉璧等与黄河流域出土的样式一致。尊、罍肩部的扁体小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也有出现。据此可推断当时( ) A.文明起源具有多元特征 B.国家初始形态已成熟 C.社会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D.区域文明间存在交流 2.相传,尧让舜摄行天子之政时,舜就开始巡视东西南北四方疆土,他会亲自到各氏族、部落巡视,去查看各氏族、部落首领是否公平公正地管理公共事务。舜的这一做法旨在( ) A.维护部落联盟的秩序 B.加强对地方直接统治 C.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 D.完善国家的监察机制 3.商代巫师在社会中占有相当高的地位,无论是战争、政事、婚丧,还是天文、病祸等,都要由巫师来占卜决定。当时不仅有男性巫者,还有大量女性巫者。这反映出商代( ) A.宗教氛围浓厚 B.君主权力受限 C.男女地位平等 D.神权观念萌发 4.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一书中指出:“最高统治者自称为‘天子’,他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又是天下的大宗。”符合该政体特点的朝代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5.集体劳作的瓦解与家庭式劳作方式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转型的重要标志。这一转型与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其中的关键因素是( ) A.井田制的瓦解 B.铁犁牛耕的推广 C.私有制的出现 D.赋役制度的变革 6.春秋郯国国君郯子出身东夷,而他在追述东夷部族历史时涉及黄帝、炎帝、共工、太皞、少皞、颛顼6位古帝王,多为传说中的华夏先祖。其意在强调( ) A.华夷同源共祖一脉相承 B.各地区区域交往交流密切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D.周王朝文化影响力的加强 7.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如下表所示),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政治:商鞅变法 ·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 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8.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游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明清之际,黄宗羲严厉抨击君主专制,主张工商皆本,顾炎武实地考察,主张经世致用。材料意在说明( ) A.时代巨变下儒学家的社会担当精神 B.儒学的启蒙作用效果显著 C.儒家思想传统道德的继承与发扬 D.儒家思想强化了君主专制 9.秦统一六国后又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并在岭南设置三郡,下列不属于岭南三郡的是( ) A.桂林郡 B.象郡 C.南海郡 D.闽中郡 10.楚汉战争期间,刘邦分封韩信、彭越等为诸侯王,允许其拥有封地和军队;采纳樊哙、张良建议,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废除秦朝苛法。而项羽则坚持分封旧贵族,忽视民众对安定生活的诉求,且刚愎自用,最终陷入孤立局面。这反映了楚汉战争中( ) A.分封模式差异决定政权存续 B.民心向背与策略实效成正相关 C.儒家仁政思想已成胜负关键 D.旧贵族势力复兴阻碍历史进步 11.秦始皇三十四年,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颁布“挟书律”:禁止儒生以古非今,民间有私藏《诗》《书》和百家书籍者族诛。汉惠帝刘盈(前211—前188,西汉的第二位皇帝)即位后,把该法令废除,使思想文化的发展摆脱了限制。“挟书律”的废除( ) A.确立了思想领域的统一 B.不利于法家思想的发展 C.体现积极有为治国方略 D.有助于儒家思想的恢复 12.秦末农民起义由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云集响应,起义迅速蔓延,最终秦朝灭亡。东汉末年张角创立“太平道”,掀起黄巾起义,随后军阀割据,东汉名存实亡。这是中国古代封建大一统王朝覆灭的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下的斗争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