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经开一中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中学生上学骑自行车的正常速度大约是10m/s B. 教室黑板的长度2.85×109nm C. 人们能听到的声音要大于0dB D. 初中男生跑1000m的时间大约为1min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多估读几位数字,可以减小误差 B. 用皮卷尺测量长度时,如果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会偏小 C. 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直径d D. 小草长高属于机械运动 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自《望天门山》。就此诗句而言,若认为站在帆船上的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青山 B. 江岸 C. 帆船 D. 太阳 4.下面是陆地、水中、空中运动最快的三种动物,则这三种动物中运动最快的是( ) A. 游隼 B. 猎豹 C. 旗鱼 D. 一样快 5.如图所示,是测小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2s B. 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路程测量记录值为18cm C. 小球由A点运动到B点的速度小于小球由B点运动到D点的速度 D. 从A至D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m/s 6.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同时自西向东行驶时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2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小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 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6m/s C. 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甲、乙两车在4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7.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图: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钢尺,伸出长度越长,音调越低 B. 乙图:扬声器对准烛焰,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C. 丙图: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声音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 丁图: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音叉,可以改变音色 8.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丁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 A. 用嘴依次吹瓶口,是空气在振动产生声音,且甲瓶产生的声音的音调最高 B. 用嘴依次吹瓶口,是瓶和水在振动产生声音,且丙瓶产生的声音的音调最高 C. 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是空气在振动产生声音,且甲瓶产生的声音的音调最高 D. 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是瓶和水在振动产生声音,且丁瓶产生的声音的音调最低 9.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下列诗句中与声音有关的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笛声是通过风吹入人耳的 B. “不敢恐高声语,惊天上人”,”高声“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我们能分辨“鸟语“和”泉声”,是因为响度不同 D.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人“放歌”时的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10.如图所示,将钢尺的一端紧按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和拨动钢尺的力度,将钢尺发出的不同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显示的两种不同波形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较长时,对应的是甲波形图 B. 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时,对应的是乙波形图 C. 甲波形图的音调比乙低 D. 甲波形图的响度比乙大 1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B. 图乙中航母舰载机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在人耳朵处减弱噪声 C. 图丙中吹笛子时,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D. 图丁中从无人机螺旋桨发出的声音不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2.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是38℃,若没有甩过,又用它去依次测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他们的实际体温是37.5℃和38.5℃,那么两次测完后记下的数据是( )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