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41844

小学数学苏教版(2024)三年级上第八单元《观察物体(二)》表格式教学设计(2课时)

日期:2025-11-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1880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小学,教学设计,格式,观察物体(二),第八,单元
  • cover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设计 (三)年级 单元名称 观察物体(二) 单元课时数 (2) 设计者 课标分析 内容要求:结合具体实例,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右面、上面)观察简单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培养空间观念。学业要求:能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简单物体所对应的照片或直观图,形成空间观念和初步的几何直观。教学提示: 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场景,通过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物体,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图像与观察方位对应,发展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学业质量描述:学生能熟练辨认常见物体不同方向视图,清晰表达观察结果,能解决简单视图还原、匹配问题,空间观念与几何直观初步形成。 教材分析 (知识结构图) 单元学习核心概念:观察物体的前面,右面,上面。 学情分析 1.认知基础:学生在低年级已初步感知物体不同面,有简单观察经验,但对“从不同方向系统观察并抽象出形状”认知较浅 。2.学生能力:三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空间想象和抽象思维能力待发展,操作、观察活动能有效助力理解,但复杂视图推理易遇困难 。3.学习困难点:对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兴趣高,需借助具体实物、直观演示,将抽象视图转化为具象认知,突破学习难点 。 单元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能准确指出物体的前面、右面、上面,清晰辨认从这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含组合体)的形状 。 2.结合具体的情境,在经历观察、想象、操作、验证过程,发展空间观念与几何直观,提升空间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 。3.通过观察物体,感受数学与生活联系,激发观察兴趣,培养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学习品质 。 单元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在实际观察的基础上,正确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看到的实际物体的样子或简单几何体的视图,能根据给出的视图正确摆出相应的几何体。难点:能根据给出的视图正确摆出相应的几何体。 单元作业设计 1.给出常见物体(如牙膏盒、魔方),画出从前面、右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可填空连线,或简单画图 )。2.匹配视图与物体:左侧列物体,右侧列不同方向视图,让学生连线对应 。3.用若干小正方体摆成简单组合体,画出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或给出视图,让学生用小正方体还原(限定数量范围,如4 - 6个)。4.“明观察家里的鞋柜(简单长方体结构带部分隔板),从前面看是……,从右面看是……,画出从上面看到的可能形状,培养实际应用与推理。5.设计“观察物体”实践活动:让学生寻找生活中3 - 5种物体,拍摄不同方向照片(或手绘视图),制作“观察记录卡”,标注物体名称、观察方向、视图形状 。6.创意拼摆:用小正方体拼摆,使从前面、右面看到的形状符合给定要求(如前面是3个正方形排成一行,右面是2个正方形排成一列 ),并画出上面视图,鼓励多种摆法。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设计 (三)年级 课时名称 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实际物体 第(1)课时 设计者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和想象,认识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得到的图形。2.让学生在观察、辨认等活动中,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得到的图形。难点: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学习过程 嵌入评价 任务1:认识物体的“三个面”情境导入出示一个正面贴卡通贴纸、侧面有条纹的长方体盒子,提问:“同学们,这个盒子有几个面?我们平时观察物体时,最常看哪几个方向的面?”引导学生说出“正面、侧面、上面”。明确定义教师示范指认:“像这样有卡通贴纸的面,我们叫它‘前面’;当你面对前面时,右手边的面叫‘右面’;盒子顶部的面叫‘上面’。”让学生轮流上前,边指认边说“这是前面/右面/上面”,同桌互相检查。即时辨析转动盒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