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343773
江城子·密州出猎 课件(共18张PPT) 2025-2026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日期:2025-11-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83155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张
江城
,
PPT
,
语文
,
九年级
,
统编
,
2025-2026
(
课件网
)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1.了解词人的生平及词的写作背景。 2.朗读全词,熟读成诵。 3.梳理词句大意,体会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养欣赏诗词的能力,感悟苏轼豪迈的词风。 学习目标: 一、初识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一条主线,两个标签 一条主线: 屡遭贬谪,却始终旷达。 两个标签: 伟大的文学家: 在诗、词、文、赋、书法、绘画等几乎都达到了巅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 天生乐天派: 面对无尽的苦难,他总能找到生活的乐趣,将“苦旅”活成了“诗与远方”。 二、人生阶段:三起三落 第一阶段:年少成名,春风得意 (1037-1069) 32岁 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21岁时与弟弟同榜进士及第。主考官文坛领袖欧阳修读其文章,惊为天人,说:“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成语“出人头地”即源于此。 第二阶段:卷入党争,首次被贬 (1069-1085) 32———48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苏轼主张渐进改革,被划入反对派。1071年请求外放,1079年,因“乌台诗案”险些丧命,谪黄州团练副使。写下了千古名篇: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奠定了其豪放词宗的地位。 第三阶段:短暂起复,连遭贬谪 (1085-1101) 48———64 宋神宗去世后,高太后执政,苏轼被召回京城,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接近宰相)。但他因不满旧党尽废新法,又开罪旧党,再次请求外放,担任杭州、扬州等地知州。 1093年高太后去世,宋哲宗亲政,新党再度上台,对旧党进行残酷报复。先定州,再贬惠州(今广东惠州)再 贬儋州(今海南儋州)1100年,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苏轼得以北返。次年,在途中于常州病逝,结束了他坎坷而光辉的一生。 写作背景 1075年,时年38岁的苏轼担任密州知州,逢旱灾、蝗灾接连发生,百姓生活困苦。苏轼亲自带领百姓抗旱灭蝗、赈济灾民,虽政绩显著,却也深感地方官的局限———他渴望能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施展抱负,而非仅困于一州之地处理民生琐事。 密州民风剽悍,狩猎是当地常见的集体活动。苏轼作为知州,时常带领下属、乡绅一同出猎,既能联络地方情感,也能借此排解心中的郁结。狩猎时的英气与魄力,让他仿佛看到了自己领兵出征、收复失地的身影。出猎的壮阔场面,恰好为他提供了一个抒发胸臆的载体———他借狩猎的豪情,既表达了对边境战事的关切,对“西北望,射天狼”(天狼星代指辽、西夏等入侵者)的报国渴望,也暗含了对自身政治境遇的不平:他并非没有治国安邦之才,却因直言进谏而被外放,只能在地方“聊发少年狂”,这份狂放背后,是怀才不遇的无奈,更是不愿屈服的坚韧。 这场出猎,不只是一次简单的游乐活动,更是苏轼内心抱负与失意情绪的集中宣泄,最终成就了这首豪放词派的经典之作。 二、诗词诵读 三、疏通词意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老夫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张狂。 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 (随从们)戴着华美的帽子,穿着貂皮大衣,千骑驰骋,像风一样卷过山冈。 为我报知全城百姓,都来跟着太守我去狩猎, 我要亲自射杀猛虎,像当年的孙权那样。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酒意正浓,胸怀开阔,胆气更为豪壮。 即使鬓角已微微泛白,那又有什么关系? (皇上)何时才能像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赦免魏尚一样,重新起用我呢? (真到那个时候)我定将雕花强弓拉得像满月一样。 瞄准西北的方向,奋勇射杀侵扰边境的天狼星(喻指西夏敌人)。 四、品读诗词 左牵黄,右擎苍。 行象狂 排场狂 锦帽貂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提优卷(含答案)(2025-11-18)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二)《水浒传》课件(2025-11-18)
20 谈创造性思维 课件(2025-11-18)
23 《孟子三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课件(2025-11-18)
23 《孟子三章》之富贵不能淫 课件(2025-11-18)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