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部分 重难题型突破 题型三 实验探究题 实验1 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1.学习了天平的使用后,小云用水平桌面上的天平为妈妈测量手镯的质量。 类型一 测量类学生必做实验 (1)把天平放在_____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_____处。待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标牌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端移动。 水平 零刻度线 左 (2)图乙是小云称量过程中的部分操作,请找出图中的2处错误操作:_____;_____。 (3)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将物体放在左盘中,用镊子由大到小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当放入5 g的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则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正确操作后测得手镯的质量,如图丙所示,被测手镯的质量为_____ g。 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用手拿砝码 取下5 g的砝码,移动游码 32.2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 两侧垫圈后,将游码移至标尺_____ _____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 直至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石头的质量。天 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数量和游码 对应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 量是_____g。 实验2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2025·甘肃)小童外出游玩时捡到一颗白色的小石头,看着很像和田白玉,他想到可以用测密度的方法来鉴别是不是和田白玉,具体方法如下: 左端的 零刻度线 47.6 (3)测体积时,先往量筒内倒入40 mL的水,然后用细线拴住石头放入水中,石头沉底后,量筒中液面的高度如图乙所示,由此计算出石头的密度为_____ g/cm3。 (4)小童查阅资料发现,和田白玉的密度在2.9 g/cm3至3.1 g/cm3之间,通过对比可知此石头_____(选填“是”或“不是”)和田白玉。 (5)小童在实验评估时,考虑到石头会吸水,请你说明这对密度测量结果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并说明理由(石头体积变化不计):_____ _____。 2.38 不是 石头会吸水,测得的石头和水的总体积会偏小,导致测出的石头的体积偏小,由ρ=可知,密度测量结果会偏大 拓展设问: (6)(课标活动建议改编)小明同学想测出妹妹的玩具———弹 力球的密度,但是发现该小球放在水中时会漂浮在水面上, 无法测出它的体积。于是他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①用细 线在小球下吊一个边长l=2 cm的正方体小铁块放入装水的 量筒中,静止时量筒液面如图丙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 数V1;②取走小球,将小铁块单独留在水中,静止时量筒 液面如图丁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V2。则小球的体积 V=_____cm3。 10 3.(2025·遂宁)小明学习密度知识时,发现课本密度表中没有酱油的密度,于是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进行测量。 器材:烧杯、托盘天平和量筒。 步骤:(1)将装有酱油的烧杯放在已调好的天平左盘里,用镊子在右盘里加(或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天平再次平衡,盘里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_____g; (2)将烧杯中的部分酱油倒入量筒中,测得体积为40 mL; (3)测量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为39.4 g; (4)计算出酱油的密度为_____g/cm3; (5)整理器材时,他发现量筒侧壁沾有少许酱油,于是推断出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_____; 87.4 1.2 大 (6)他想重新测量时,不小心损坏了量筒。经过思考,他想出了另一种测量酱油密度的方法。 ①在两个相同烧杯的同一高度作标记线,如图乙所示; ②测出一个空烧杯的质量为20 g; ③分别将水和酱油倒入两个烧杯,液面均到达标记位置,如图丙所示; ④测出装水烧杯的总质量为100 g,装酱油烧杯的总质量为114.4g ; ⑤计算出酱油的密度为_____g/cm3。(ρ水=1.0×103 kg/m3) 1.18 实验3 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