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钦州市钦北区大寺中学2025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第三周考试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生号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单选题( 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1943年,陕甘宁边区调整财政体制,明确在边区政府统一领导下,分区、县、乡三级财政管理权责,要求分区增设财政专署,配备专职财政干部;各分区在边区政府统一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财政计划,并按规定比例上缴边区财政。这一调整( ) A.适应了工作重心转移的需要B.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D.推动边区经济多元发展 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选举法》规定:“凡居住在苏区的人民,年满十六岁的……一切被雇佣的劳动者及其家属,与一切自食其力的人及其家属无论男女、宗教、民族,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此规定( ) A.旨在团结民众投身民族战争 B.表明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C.体现了人民革命政权的性质 D.推动了土地改革的展开 3.1938年,晋察冀边区推出《出入口税暂行税则》,详细规定禁止进出口的物资,禁止出口物资主要包括生存必需品如粮食、布匹、棉花、花生、动植物油、麻类等,以及制造原材料如钢、铜、铁、木材等;禁止入口者包括日货(军用必需品除外)及各种奢侈品,如烟、酒、糖、首饰化妆品、迷信消耗品等。这一措施( ) A.提升了红军的艰苦奋斗精神 B.其目的是践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有利于击破日军经济侵略和封锁 4.20世纪30年代中华苏维埃政府颁布《合作社暂行组织条例》,大力推广合作社组织,有犁牛合作社、消费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例如“犁牛农具合作社”,合作社的耕牛、农具多由社员合股购买,调剂使用,解决贫苦农民的生产困难。据此可知,根据地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 ) 打破了国民党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B.丰富了土地革命的内涵 C.完成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改造任务 D.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 5.1913年4月8日,袁世凯在北京召开中华民国首届国会。首届国会采用两院制,参议院由各省议会选举产生,每省10名;众议院由各省人民按每80万人一名的比例直接选举产生。据此可知,中华民国首届国会的成立( ) A.凸显了政党政治的局限B.反映了两院制国会徒具形式 C.体现了民主政治的探索 D.沦为了袁氏专制统治的工具 6.李剑农在《中国近百年政治史》中提到:“民国初年的政党尚有标举出来的党纲可见,南北混争时代的政党全然变为个人的私党,……只有金钱和官位,‘党纲’二字全然听不到有人说及了。”由此可知,该学者认为这一时期( ) A.政党政治名存实亡 B.民主党派竞争激烈 C.军阀割据分崩离析 D.北洋军阀专制独裁 7.1937年以后,陕甘宁边区特别注重选举的宣传工作,如耐心细致地从基层开始,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将选举的政策、意义、方式、具体操作办法以及好处,通俗易懂地告诉广大民众。陕甘宁边区的做法意在( ) A.反击国民党的一党专政B.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接轨C.践行井冈山革命的道路 D.巩固和扩大全民族抗战局面 8.在陕甘宁边区的婚姻司法中,由于法律规定的婚姻自由原则相对于边区社会来说过于超前,在实践中引发了不少问题。边区在改进立法的同时,也积极地寻求司法变通:在判决中运用情理做出判决的“情理断案”;推广相对灵活、不拘法律条文的调解模式;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