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52055

【教学评一体化】人教版三上4.2《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教案)

日期:2025-11-15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18781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学,一体化,人教,三上,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教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单元 第四单元 课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课时 一课时 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综合与实践”领域对第二学段(3-4年级)的要求: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理解算理;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体会数学运算的逻辑性与简洁性。 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乘法运算”的核心内容,是在口算乘法(拆分法)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乘法笔算的起始课。教材以“一盒彩笔24支,2盒一共多少支”为情境,先通过口算拆分的方法回顾算理,再将口算过程转化为竖式计算,清晰呈现“从个位乘起,分别计算个位、十位与一位数的乘积,再相加”的笔算步骤,帮助学生理解笔算乘法的本质是“相同计数单位的累加”;随后通过“213×2”的尝试,拓展到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为后续学习进位乘法、多位数乘法奠定基础。教材在编排上遵循“情境引入→口算回顾算理→竖式呈现算法→拓展应用”的路径:以实际问题(彩笔总支数)引发计算需求;借助口算的“拆分—分别相乘—合并结果”过程,铺垫笔算的算理;将口算步骤转化为竖式,明确笔算的书写格式与每一步的意义;最后通过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练习,巩固方法并拓展应用,体现从“算理理解”到“算法掌握”再到“技能迁移” 的认知闭环。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表内乘法,能运用 “拆分法” 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具备“相同计数单位分别运算再合并”的思维基础,但对“笔算乘法的竖式书写与每一步对应算理”缺乏系统认知。三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能通过“小棒模型”“口算拆分”等方式理解算理,但将“口算思维”转化为“竖式书写的抽象步骤”需要引导;具备一定的观察、模仿能力,可通过示例掌握竖式格式,但对每一步计算的计数单位意义的精准表述能力有待提升。 核心素养目标 1.掌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2.能结合口算拆分的经验,推理出笔算乘法“从个位起,逐位相乘并累加”的计算逻辑,理解竖式每一步的算理。3.通过对“计数单位(个、十、百)与乘法运算”的关联理解,发展对数的组成与运算的感知能力。4.能运用笔算乘法解决生活中类似“物品总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实用性。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笔算乘法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温故 复习提问,温故孕新1.吹泡泡。 2.算一算,填一填。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谁能回忆一下,整十数乘一位数怎么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又可以用什么方法口算?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学生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先把0前面的数和一位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学生2:两位数乘一位数,可以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乘一位数,再把积相加。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做准备。 二、引新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师:同学们,老师带来一个谜语,大家来猜猜看。课件出示:一群孩儿真漂亮,五颜六色身不长,山水花鸟它能画,就是不能写文章。(打一文具)师:答对啦!就是彩笔。同学们,美术课上大家常用彩笔创作,老师带来一个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 学生独自猜一猜:是彩笔。 以“猜彩笔谜语”切入,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爱游戏、喜猜谜”的认知特点,又能快速调动注意力,为导入新课做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