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53926

第四单元 互联网原理 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重大版)

日期:2025-11-13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1504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第四,七年级,重大,信息技术,上册
  • cover
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基本信息 学科 信息科技 实施年级 七年级上 设计者 《课程标准》模块 互联网应用与创新 单元名称 互联网原理 单元课时 4课时 (二)单元教学规划 1.单元概述 1.1核心概念 本单元属于“互联网应用与创新”模块中“互联网基本原理与功能”,该部分内容涉及的主要核心概念是互联网基本原理与功能。《课程标准》中对应“互联网创新应用”部分的内容要求如下: (4)初步了解互联网的协议,知道网络中数据的编码、传输和呈现的原理。 1.2内容结构 结合《课程标准》“互联网创新应用”模块的内容要求,本章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网络购物,从中引出解密网络购物时的数据传输这一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开展的三个活动是:“认识网络购物时的网络结构和协议”、“探究网络购物时数据的传输方式”和“绘制网络购时的数据流程图”三个活动。三个活动由认识最基础的网络结构和协议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再到网络数据的编码和传输方式,到最后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绘制网络全貌流程图以及动手搭建无线网络,三节知识内容循序渐进,螺旋式发展。最后通过两个活动让同学们在了解完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后形成了整体的知识体系深化了原理认识。 1.3教学过程 本章安排4课时,第1、2节主要讲授互联网的基本原理,活动较少,每节安排1课时,第三节讲互联网的数据传输过程,需要同学们讲解展示自己绘制的网络全貌流程图并且进行动手搭建小型无线网络的活动,所有需要2课时。 1.4育人价值 本章学习以真实问题或项目驱动,引导学生经历原理运用过程、计算思维过程和数字化工具应用过程,建构知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注重创设真实情境,引入多元化数字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支持学生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进行自我规划、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鼓励“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单元学情分析 大多数七年级学生在计算机网络方面可能没有太多的前期知识储备。他们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比如使用操作系统、浏览器等,但对于网络的底层原理和技术细节可能还不太了解。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网络原理时,会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有些学生可能更关心网络应用的实际操作,希望能够学会如何设置网络连接、配置路由器等;而另一些学生可能对于网络的技术原理更感兴趣,想要深入了解数据包的传输过程、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等。七年级学生的学习方式可能比较多样化,有些学生喜欢通过阅读书籍来学习,有些学生更喜欢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理解,而另一些学生则更喜欢通过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动画等来学习。因此教学计划应该结合学生的学情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源,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又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3.教学环境 网络环境、在线设计工作、网络存储(存储素材)、计算机教室 4.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互联网,了解互联网的基本规则。 2.了解什么是网络体系,熟悉其中的TCP/IP参考模型。 3.熟悉互联网中需要遵循的网络协议,将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融合。 4.通过探究家用调制解调器和光纤收发器的工作原理了解数据的编码技术。 5、能够用结构图的形式绘制网购时的数据流程图并且能够自己搭建家庭无线网络。 5.教学过程 课时(包括课名) 任务序号 教学主要任务 第1课时 任务1 了解网络体系结构的定义 任务2 体验数据在网络体系结构中的传输 任务3 了解TCP/IP模型定义 任务4 学习TCP/IP模型具体内容 第2课时 任务1 了解数据编码定义 任务2 学习各信号通信的特点 任务3 知道ADSL技术上网的原理 任务4 知道FTTH技术上网的原理 第3课时 任务1 绘制网络的全貌 任务2 了解IP地址及域名 第4课时 任务1 亲自动手搭建无线局域网 6.评价建议 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