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62619

山东济南历下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2334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山东,第一,答案,考试试题,期中,学期
  • cover
2025 - 2026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2025.11) 本试题共 6 页,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 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笔迹清晰、字体工整,务必在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一、(16 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3 题。 “七十二泉流不尽,青烟两点跑鹊华秋”,当 “2025 中秋诗会” 走进济南,古典诗意就邂逅了现代都市。 ①本次诗会以 “月映泉城” 为主题,打造了一场融合山泉意境、诗词雅韵与人间烟火。当明月初升,光照神 zhòu 大地之时,千年诗心化作了奔涌的泉水、娉婷的垂柳、摇曳的荷影,在观众心中留下一幅水韵芳华的多彩画卷。②人们在这个生态与文旅相融的城市新空间,讲述山、泉、湖、河、城交相辉映的乐章。这里既有 “云蒸雾润华不注” 的缥 miǎo 多姿,也有 “四面荷花三面柳” 的风情景致,还有市井巷陌的烟火味道,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 )。③诗词不仅是平仄格律的文字组合,而且是可触可感的生活意象。④在这里,中秋的月光照亮了团圆的路,更辉映着济南这座千年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 文段中加点字词的读音和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洲 B. 娉 pīng C. 曳 yì D. 渺 2.填入文段括号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相濡以沫 B. 相得益彰 C. 相提并论 D. 相形见绌 3.对文段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①句结构完整,可以简化为:诗会打造山泉意境、诗词雅韵与人间烟火。 B.②句中 “讲述” 与 “乐章” 属于搭配不当,可以将 “乐章” 改为 “画卷”。 C.③句中的关联词使用不当,应将 “不仅…… 而且” 改成 “不是…… 而是”。 D.④句的语序正确,中秋月首先是团圆的象征,进而标示济南的文化底蕴。 4.学校组织以 “名士与济南” 为主题的讨论活动,下面是小嘉在活动中的发言提纲,为了使观点更有说服力,请你在横线上补写一个济南名士的事例作为论据。(3 分) 5.《中国诗词大会》的徽标融入了诸多文化元素,结合徽标内容,分析其设计意图。(4 分) 二、(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6~11 题。(共 21 分) 【甲】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冷泉亭在灵隐寺山门之左,丹垣绿树,翳映阴森。亭对峭壁,一泓泠然,凄清入耳。亭后西栗十余株,大皆合抱,暗荫上蔽,遍体清凉。秋初栗熟,大若樱桃,破苞食之,色如琥珀,香若莲房。亭夏月乘凉,遂移枕簟。就亭中卧月,涧流淙淙,丝竹并作。余在西湖,多在湖船作寓,夜夜见湖上之月。而今又避嚣灵隐,夜坐冷泉亭,又夜夜对山间之月,何福消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