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一、村落的产生 【课程标准】 1.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2.了解古代 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一、村落的产生 1. 人类居住形式的演变:经历了从穴居、巢居、半穴居到 的演变。 地面筑屋 2. 村落的出现 (1)原因: 出现以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村落。 (2)含义: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 。 (3)表现:最早出现在 。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 域,中国的黄河、 和辽河流域等,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 (4)特点:村落建有 、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等。 (5)影响:为人们的 、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也为人们进行集体 活动提供了便利。 农业 聚居点 两河流域 长江 住宅 定居 【拓展】 1. 影响村落分布的因素 村落主要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生活居住、繁衍生息的场所和进行各种生产活 动、社会活动的基地。先民们在建造村落时,会考虑水文、地形、气候等条件,接近 水源、交通运输便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会分布较多村落。 2. 中国传统村落的特点 中国传统村落往往依水而建,以农业生产为主;具有保守性,这是由中国农业经 济自给自足的特点决定的;具有家族聚集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社会管理和教化功能。 【思考】 (1)(阅读教材第56页“史料阅读”)《周易·系辞下》记载:“上古穴居而野处。 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我国远古居民实现定居生活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提示:原始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建造房屋的技术;等等。 (2)(阅读教材第56页“历史纵横”)耶莫遗址,年代约为公元前7000—前5800 年,位于伊拉克北部基尔库克以东,有21座房屋,每座房屋有好几个房间,房间里有 炉灶和地窖。遗址中发现大量石制、骨制工具,装饰品和塑像。我们从中能获得哪些 历史信息? 提示:两河流域出现了村落,人们过着有规模的定居生活;原始农业、手工业发展。 任务 古村落的区域特色 史料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位于杭州湾南岸,四明山和慈溪南部山地之间的一条狭长 的河谷平原上。同河姆渡相对一样的是北方地区的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主要分 布于浐河的阶地上。 思考 结合上述史料及所学知识,对上述历史现象进行解读。 [成果展示] 河姆渡遗址位于河谷平原上,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浐河的阶地上, 可见两个早期聚落选址均注重自然环境,靠近河流。 【归纳总结】 中国传统村落的特点 依水而建;以农业生产为主;具有保守性;具有家族聚集的特点;承担一定的社会管 理和教化功能。 二、集镇的出现和城市的产生 二、集镇的出现和城市的产生 (一)集镇的出现 1. 兴起 (1)原因: 的发展。 (2)过程 ①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手工业者开始在 的地方集聚,形 成了古代集镇的雏形。 ② 的出现使手工业者聚居的地方迅速繁荣,逐渐成为一定地域内的经 济中心。 ③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了保护其财富和人身安全,在聚居的地方筑垒设防,形成 。 社会生产力 便于交换 商人 集镇 2. 中国古代镇的兴起与发展 (1)目的:中国古代的镇主要是为 目的而设的。 (2)历程 两宋 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发展起来,手工业者和商人在集镇上开办作坊和商铺,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元朝 漕运和海运发达, 沿岸兴起了很多工商业集镇 明清 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 军事 工商业者 运河 专业分工 (二)城市的产生 1. 产生: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两河流域 生活的地区出现了城 市。世界上主要的农业区域,都相继产生了一批早期城市。 2. 城市的含义: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 、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