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67456

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卷01及参考答案

日期:2025-11-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3075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2026,学年,九年级,学期,语文,期中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卷01 (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测试范围:九年级上册第1~4单元。 6.难度系数:0.75。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综合(24分) 一、文化研学社围绕“古城墙的保护与传承”开展主题调研,以下是调研报告的节选文字,请完成下面小题。(10分) 古城墙是凝固的史诗,juān kè( )着岁月的沧桑与文明的密码。斑驳的砖石上,青苔漫漶,仿佛是时光留下的指纹;残缺的垛口间,长风穿掠,依稀可闻当年的戍边号角。这座始建于南宋的古城墙,历经八百年风雨侵蚀,战火劫掠,却依然巍峨挺拔,成为城市最鲜明的精神图腾。 古人筑墙以卫城,今人护墙以存史。为了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文物工作者殚精竭虑,制定科学的修缮方案:既要剥离后世添加的不合理修补层,还原城墙的原始风貌;又要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墙体的稳固性。志愿者们也yǒnɡ yuè( )参与,定期开展城墙清洁、杂草清除等志愿活动,用行动诠释着对文化根脉的敬畏。 。 然而,古城墙的保护仍面临诸多挑战:部分游客肆意刻画、攀爬城墙,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周边商业开发过度,高楼林立,破坏了古城墙的历史风貌;资金短缺、专业人才匮乏,也制约着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如何在开发与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让古城墙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是我们亟待破解的课题。这份厚重的文化遗产,不应只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应成为鲜活的文化载体,在代代相传中绽放永恒的魅力。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①漫漶( ) ②殚精竭虑( ) ③yǒnɡ yuè( )④juān kè( ) 2.文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1分) A.巍峨挺拔 B.殚精竭虑 C.肆意 D.标本 3.文中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1分) A.这座始建于南宋的古城墙,历经八百年风雨侵蚀,战火劫掠,却依然巍峨挺拔,成为城市最鲜明的精神图腾。 B.既要剥离后世添加的不合理修补层,还原城墙的原始风貌;又要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墙体的稳固性。 C.周边商业开发过度,高楼林立,破坏了古城墙的历史风貌。 D.这份厚重的文化遗产,不应只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应成为鲜活的文化载体,在代代相传中绽放永恒的魅力。 4.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1分) A.城墙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城市的记忆;城墙的一草一木,都寄托着市民的情感。 B.城墙的一草一木,都寄托着市民的情感;城墙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城市的记忆。 C.城市的记忆,都承载在城墙的一砖一瓦;市民的情感,都寄托在城墙的一草一木。 D.市民的情感,都寄托在城墙的一草一木;城市的记忆,都承载在城墙的一砖一瓦。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斑驳的砖石上,青苔漫漶,仿佛是时光留下的指纹;残缺的垛口间,长风穿掠,依稀可闻当年的戍边号角。 B.文物工作者殚精竭虑,制定科学的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