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368188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学情评估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11-1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25003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江西省
,
语文
,
答案
,
图片
,
试卷
,
评估
湖口县 2025-2026 学年上学期第一阶段学情评估 七年级 语文 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1 分) 1.(1)ɡuǎuɡ (2)徜 2. ; 【解析】前半部分“游人或驻足赏景,或沿曲径徜徉”,描述的是游人在“山 上” 的活动场景;后半部分“登至山顶,可远眺匡庐的烟云缥缈,又可近睹江 湖清浊分明”,描述的是“登至山顶”后的观景场景。两句是并列关系,需用 分号分隔。 3.婉转 【解析】轻柔:侧重声音“轻、柔和”,与句子前半段提及青阳腔“高亢”的 特点存在语义矛盾;婉转:侧重声音“曲折优美、有起伏变化”,可与“高亢” 形成互补。 4.将“因为”改为“只有”。(或:可见,只有坚守本地文化特色、保留独有 历史韵味,才能让城乡文脉不断焕发新活力。) 【解析】原句关联词搭配不当。“因为”是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通常与“所 以” 搭配,用于连接“原因”和“结果”;句中后半段的“才能”是表条件关 系的关联词,需与“只有”搭配,用于连接“必要条件”和“结果”。将“因 为”改为“只有”,形成“只有……才能……”的条件关系复句,使句子通顺。 5.B 【解析】②句优先:“当然有一种刚性的规范、制约作用”中,“当然”一词 承接前文“对家庭成员的影响”,先引出一种普遍存在的、次要的影响,作为 铺垫,符合表达逻辑。③句承接:“但更为主要的是一种柔性的调适与引导” 中,“但”表转折,明确提出比“刚性影响”更核心的“柔性影响”,实现从 次要到主要的逻辑递进,衔接②句自然。①句收尾:“是一种通过家庭成员的 情感沟通、身体力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是对③句“柔性的调适与 引导”的具体解释,且句中“过程”能直接与后文“《魏书》所云‘渐溃家风’ 便是对这一过程的形象阐释”呼应。 核心逻辑是“先提次要影响→再转折强调主要影响→最后解释主要影响的 具体过程”,与后文“这一过程”形成精准呼应。 6.A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得体。B 项中“不喜欢方言就是不热爱家乡……”逻辑 牵强,带有冒犯性表达;C 项中“你的想法是不对的……”态度强硬、缺乏尊重, 易引发对方抵触情绪;D 项只表达了方言的重要性,未针对“没什么可发扬光 大的”进行回应。故选 A。 二、古代诗文阅读(20 分) (一)(4 分) 7.B 【解析】选项 B 中“边塞雪夜寒气袭人”错。描绘的是边塞月夜景色,将大漠 比作雪,月华比作霜,并不是真正的雪夜景色。 8.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漠比作雪,月色比作霜,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边 塞月夜的独特景色,营造了一种荒凉、凄冷的氛围,表达了诗人愁苦、凄凉的 心境。 (二)(10 分) 9. 知 之 者 不 如 好 之 者 | 好 之 者 不 如 乐 之 者 【解析】本题考查短句。句子意思是:对于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 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0.(1)自我检查、反省 (2)能忍受 (3)吃 11.(1)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感到疑惑。 (2)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就像浮云一样。 12. 示例:推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理由:这句话可以提醒同学们学习和思考在学习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主观表达。作答此题,要深入理解《论语》十二章选文部分 每一句话的含义。从学习方法、为人处世、品德修养、人生态度等不同方面分 析句子蕴含的道理;接着联系学校设置展示区的目的———营造国学氛围、激励 学习,提升品德修养,思考哪一句对同学们日常校园生活、成长最具针对性与 指导意义;最后清晰有条理地阐述推荐理由,突出该句能给同学们带来的积极 影响。 【参考译文】略 13.(1)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2)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3)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三、现代文阅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上好课】6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评天下新闻 书公民心声(导学案)语文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5-11-10)
【上好课】5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利剑海天落 一着耀国威(导学案)语文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5-11-10)
【上好课】1 消息二则:变化的社会 永恒的价值(导学案)语文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5-11-10)
广西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2025-11-11)
【上好课】任务三:新闻写作:采真录实传真事 去伪存精写消息(导学案)语文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5-11-10)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