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女娲造人》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复述故事主要情节。 2.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旁批和课后阅读提示,体会本文联想和想象手法的运用。 3.引导学生了解神话的特点,体会神话的魅力。 【拓展资源】《丢卡利翁和皮拉造人》 【课型及课时建议】 组文阅读课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提问学生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引导学生思考神话故事的特点。 【参考示例】 《盘古开天辟地》《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后羿射日》 【补充女娲相关知识】 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又称娲皇、女阴,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她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活动一:指导学生快速默读,复述故事。 提示:抓住两个要点进行复述:为什么造人?怎样造人? 活动二:品读神话中的联想与想象 女娲是一个女神,却处处显示出人的特性。学生浏览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的相关语句,思考讨论以下问题:(5分钟) 1、故事中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神”性? 2、故事中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人”性?(需学生小组合作,展开讨论)(提示:造人前后的心情、活动) 【参考示例】 1、体现出女娲的“神”性的内容: “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 “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到地面……” “泥点儿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 2、体现出女娲的“人性”的内容: “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 “使她的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 “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 “她工作着……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 “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 【人物形象概括】 指导学生阅读《丢卡利翁和皮拉》,说说他们身上的神性与人性。 【参考示例】 他们是神通广大的神。 他们是一对普通的“人”。 皮拉是一个善良而孝顺的女儿。 丢卡利翁是一个温柔而智慧的丈夫。 活动三:比较阅读,辨析思路,探究情感 1.引导学生对比《女娲造人》和《风俗通》两篇文章,思考作者增加、删减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这样处理? 2.引导学生思考《女娲造人》和《丢卡利翁和皮拉造人》两篇文章共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结束语】 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发达的今天,神话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如果说,人类文明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流,那么,神话就是这条河的源头。 如果说,人类文明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神话就是这棵树的根。 【作业】 试着改编神话《夸父逐日》(15分钟准备) 原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喝水,就到黄河、渭河喝水。黄河、渭河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泽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泽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参考示例】 那是几万年前的一天,天空一片阴暗,这是中午,可这一点也不像正午啊!倒像是黑夜,巨人夸父感到很奇怪,便去问天神,天神说:“人类不知怎么的,得罪了太阳,太阳生气后,走了,再也不回来了,众神有不少去劝解她,可他就是不听啊!!估计她现在正极速地向西方飞去。”“什么!”夸父一跃而起,心想:不行,我要把太阳追回来,于是,纵身一跳,他回到了凡间,判断了一下西方,追了过去。 他和太阳就这样追逐着,在太阳即将落下的西头,他大声对着太阳喊:“不要离开啊!人类的生活需要你,花草的生长需要你!动物的生存需要你。别离开,别离开!”太阳被感动了,一跃而起,再次回到了东方原本漆黑无比的天一下子晴空万里,夸父因为和太阳追逐,又累又渴,他一口将黄河,渭河饮尽,可仍然不解渴,他向北走去,想去喝大泽水,还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