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71133

上海市长宁区三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1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658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上海市,长宁区,三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
    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调研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古诗文 (33分) (一)默写 (13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 。 (《浣溪沙》) 2.东皋薄暮望, 。 (《野望》) 3. ,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古诗词中用典是诗人常用的手法,李白思慕明君渴望得到重用,借《行路难》中 “ , ”两句委婉寄意。 (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第5—10题(20分)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乙】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①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②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③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④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节选) 【注释】①偃蹇(yǎn jiǎn):形容石头高耸的姿态。②嵚(qīn):形容山石突出。③熊罴(pí):指棕熊。④瀯瀯(yíng):形容水回旋流动的声音。 5. 【甲】文作者欧阳修是 (朝代) 的文学家,他与【乙】文作者柳宗元都是“ ”的代表人物。(2分) 6.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嘉 木 立 美 竹 露 奇 石 显 。 7.解释句中加点词。(4分) (1)往来而不绝者( ) (2)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 ) 8.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醒能述以文者 以效兹丘之下 B. 至于负者歌于途 若牛马之饮于溪 C. 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学而不思则罔 余怜而售之 可怜身上衣正单 9.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0.【甲】【乙】两文皆以“乐”为文眼,但情感载体与境界各有侧重。【甲】文欧阳修之“乐”寄托于 之景与 之事,通过“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可体现欧阳修之“乐”侧重于□□□□;【乙】文“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则展现柳宗元之“乐”侧重于□□□□。(6分) 二、现代文(37分) (一)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完成 11-14题。(17分) 材料一: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时互动,重塑传统阅读模式,为读者提供多维感官体验,以形成“寓教于乐”的创新实践。孩子们坐在数字化图书馆中手捧阅读器,当他们为《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困惑时,能收到系统推送的费孝通在闽江畔写下的田野笔记;当他们批注《赤壁赋》的“逝者如斯”时,可以在虚拟空间像苏轼一样感受江水奔流的气势……纸数结合,互补共融,学校和社会联手打造“纸+数”的复合阅读空间,包括智能图书馆、沉浸式阅读教室、AI辅助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