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州区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历 史 试 卷 2025年11月 考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共8页。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生 2.试题答案一律填涂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须 3.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知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 求的一项。 1.陕西神木石峁古城遗址距今约 4300—3800年,遗址由皇城台(分布有宫殿和高等级建筑基 址)、内城、外城和防御设施组成,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考古出土了玉器、陶器、铜器等,墓葬 之中规模最大者超过10平方米,小者仅可容身。据此推断,当时 A.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B.长江流域已出现阶级分化 C.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 D.各区域之间文化交流频繁 2.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某一制度时有如下表述:“扩大疆域,巩固统治”“其依托血缘关系建立,其 效能自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缘的淡化而递减,最终导致内部纷争。”由此判断,该学者评论的 制度最有可能是 A.禅让制 B.内外服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3.《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奴隶)。”由此可知,商鞅主张 A.重农抑商 B.奖励军功 C.什伍连坐 D.焚书坑儒 4.老子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观点。 这体现的思想是 A.天人合一 B.辩证法 C.无为而治 D.逍遥自由 5.右图是秦朝的中枢机构示意图。该图所示的制度 A.有利于对边疆地区的开发 B.凸显了皇权的至高与无上 C.开创了地方行政管理新模式 D.标志着古代行政制度的成熟 高一历史试卷 第 1 页 ( 共 8 页 ) 6.秦始皇的记功刻石中记录,“乃今皇帝,壹家天下”“功盖五帝,泽及牛马”;《汉书》载:“秦王贪狼 暴虐,残贼天下,穷困万民,以适其欲也。”据此可知,影响历史解释的因素有 ①政治立场 ②史料信度 ③时代背景 ④历史规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王国势力崛起,威胁中央统治。“(汉)武帝施主父之册”“使诸侯王 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提拔),而藩国自析”。据此分析,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设立中朝 B.颁布“推恩令” C.设立刺史 D.实行盐铁官营 8.某学生的历史学习笔记中出现了“豪强地主”“外戚干政”“党锢之祸”等关键词。据此判断,该 学生所探究的历史时期应是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9.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与文化。其中,“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与“匈奴未 灭,无以家为”这两句名言,分别对应的历史人物是 A.霍去病、张仲景 B.班固、蔡伦 C.司马迁、霍去病 D.张骞、张衡 10.南朝《宋书》记载,“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 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据此推断,当时推动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 ①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②统治者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 ③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④曲辕犁在南方得到广泛应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下图为某同学制作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A.东晋、前秦、北魏 B.西晋、北魏、前秦 C.东晋、西晋、前秦 D.西晋、东晋、北魏 12.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发展取得了新成果。下列成果属于该时期的是 A.《齐民要术》 B.《九章算术》 C.《梦溪笔谈》 D.《天工开物》 13.隋朝盛极一时,虽短命而亡,但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史实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有 ①开凿大运河 ②增设节度使 ③三征高句丽 ④确立三省六部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唐高宗死后,皇后武则天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