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74304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1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4次 大小:10157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黑龙江省,期中,答案,试题,历史,考试
  • cover
哈32中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考试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1-11课 适用班级:高一学年 )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75分) 1.泰安大汶口墓地有 4 个墓群,代表 4 个父系家族。墓群之间存在一定差别,较富有的墓群随葬品平均数量要高出相对较差墓群的数倍。这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 ) A. 王位世袭 B. 铁犁牛耕 C . 地主阶级 D . 财产私有 2.谈及个人的政治抱负和所心仪的时代,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下列项中,与孔子“从周”相关的是( )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3.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国君一般称为“公”或“侯”,而到战国时自称为“王”,是最高权力的代表,总揽国家的统治权。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战国时期( ) A.分封制的崩溃 B.各国实力的均衡 C.井田制的盛行 D.儒法合流的趋势 4. 春秋时期戎和狄与华夏杂居,互相融合,人们把畜力和农耕技术结合起来,遂发明了牛耕。于是,牛便由单纯用于祭祀变为农业生产工具。据此可知,春秋时期( ) A.儒家放弃华夷观念 B.民族融合推动生产发展 C.阶级关系变动剧烈 D.国家统一进程不断加速 5. 《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 A. 血缘 B. 财产 C. 宗教 D. 地域 6. 下图是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圈分布图。该图( ) A. 体现了地域文化同步发展 B. 说明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C. 反映了中华文明的多元性 D. 显示文化区系相对封闭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习式语言风格”。“习式语言风格”的鲜明特色之一就是善于引用经典,其中引用的古文有“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道私者乱,道法者治”,“治大国若烹小鲜”,“尚贤者,政之本也”,这些古文分别体现了哪个学派的主张( ) A.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 B. 道家、法家、儒家、墨家 C. 墨家、儒家、道家、法家 D. 儒家、法家、墨家、道家 8. 如图所示,战国时期铁农具种类较多。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就出土铁农具200多件,铁农具的数量占全部出土铁器的63.5%。从出土的农具种类看,农业生产的主要环节,如翻土、整地、中耕、除草和收割等,都已出现。铁器的使用可以( ) ①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②减少农民的赋税③使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成为可能 ④促进农业精耕细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 《峄山刻石》是小篆的代表之作。在章法上行列整齐,规矩和谐。这种整齐划一的风格与秦朝政治理想是一致的。秦刻石在总体上从容、俨然、强健有力的艺术风范与当时秦王朝的时代精神是相统一的。这体现了( ) A. 文字艺术时代特色明显 B. 小篆是国家统一的产物 C. 法家已渗透到各个领域 D. 石刻宣扬秦始皇的皇威 10.有人说:“商鞅治秦,一夜之间,草根与贵族的界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视同仁的公平竞争。平民有可能成为达官显贵,达官显贵则有可能跌落为平民。”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 重农抑商 B.奖励军功 C.推行县制 D.奖励耕织 11.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 A.孔子 B.老子 C.韩非 D.墨子 12.成语是时代的产物。“白衣公卿”“一品白衫”“雁塔题名”“春风得意”反映的选官制度是 A. 军功爵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13. 自汉以来,每逢天灾、异象,多有君主向天谢罪,下诏罪己,轻徭减赋。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