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女娲造人 人类是从哪里来的? 猿人进化来的 在科学并不发达的远古时代,面对茫茫宇宙和自身的存在,我们充满想象力的祖先们,又是如何解释这个问题的呢? 素养目标 1.积累重点词语:莽莽、蓬勃、澄澈、掺和、绵延、眉开眼笑等。 2.了解神话的特点,体会神话的魅力。(重点) 3.复述故事情节,体会文中运用的联想和想象手法,品味质朴清新的语言。(难点) 4.激发想象力和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重难点) 作者简介 袁珂(1916—2001),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1950年,他的第一部神话专著《中国古代神话》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神话故事新编》(中国青年-出卷网-1963年版)。原题为《女娲创造人类》,选入课本时改为现在的题目。本文是根据《风俗通》中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了富于人道色彩的演绎与扩充,使得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充满生活气息,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文体知识 神 话 民间文学的一种,是由人民集体口头创作的,表现对超能力的崇拜、斗争及对理想的追求,对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神话大致分为三类--创世神话、自然神话、英雄神话,其中以创世神话最为重要。创世神话又称开辟神话,是人类幼年时期用幻想的形式对自然、宇宙所作的幼稚解释与描述,反映出古代人对天地宇宙和人类由来的原始观念。这类神话大体可以分为由神来开辟天地、由巨人化生万物和自然演化而形成世界三大类。 字音字形 女娲( ) 澄澈( ) 掺和( ) 幽光( ) 搅浑( ) 踪迹 ( ) 绵延 ( ) 莽莽榛榛( ) 疲倦不堪( ) wā chénɡ chān huo yōu jiǎo zōnɡ yán zhēn kān 多音字 ( )开辟 ( )复辟 ( )省事 ( )省悟 ( )创造 ( )创伤 辟 省 创 ( )澄澈 ( )澄沙 澄 “吾日三省(xǐnɡ)吾身” pì bì chéng dèng shěng xǐng chuàng chuāng 理解词语 (1)清澈透明。( ) (2)掺杂混合在一起。( ) (3)延续不断。( ) (4)莽莽和榛榛两个词均用来形容草木丛生的样子。( ) (5)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 (6)表示疲倦的程度很深。( ) (7)形容本领、手段高明巧妙。( ) (8)没有足够的力量来从事这项工作。( ) (9)兴致高,情绪热烈。( ) 澄澈 掺和 绵延 莽莽榛榛 眉开眼笑 疲倦不堪 神通广大 力不暇供 兴高采烈 词语辨析 开辟 突出从无到有地创建,可用于道路、空间、市场等,还可用于电视报纸的栏目、讲座、技术、前景等。 开拓 侧重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展,突出从小到大地发展、扩充,除可用于道路、空间、市场、局面等外,还可用于思路、心胸等。 开辟与开拓 班级将开展讲故事比赛(学习任务五),故事可以是袁珂的《女娲造人》,也可以是自己改写的古代神话。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阅读 活动 故事比赛《神话故事会》 【学习任务一】 1.右边是“神话故事会”评分表,小组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评分表进行讨论修改。 “神话故事会”评分表 【提示】这个任务的目的是了解讲好故事的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要求或分值。比如,在“辅助表现”中,增加“与听众恰当互动”的要求。 【学习任务二】 2.课文是根据《风俗通》等古籍中的有关记述改写的神话故事。先默读课文了解大意,再阅读教科书第144页“阅读提示”中《风俗通》的记述,梳理分析《风俗通》原文。 神话内容 神话蕴含的意义 人的来源 女神女娲所造 中国人是神的孩子 造人方式 女娲抟黄土、洒泥浆造人 人生来有差异、 有等级 造人材料 黄土、黄泥 中国人与黄土大地密不可分 3.女娲造出来的人是什么样的? 女娲造出来的人聪明而美丽,他们能说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