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76418

【接力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小蜜蜂》教案

日期:2025-11-2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2824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接力,音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音乐学科 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唱游《小蜜蜂》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音乐 年级 二年级 教材分析 《小蜜蜂》是一首源自德国的二声部儿歌,专为二年级学生设计,旋律简洁易懂、节奏轻快活泼。歌曲采用2/4拍一段体结构,仅运用“1、2、3、4、5”五个基础音,构建出三个关联紧密、各含四小节的乐句,生动勾勒出小蜜蜂辛勤采蜜的忙碌场景。本课以“唱游”为核心形式,结合歌曲旋律音高变化,引导学生通过肢体律动模仿小蜜蜂不同的飞行姿态,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与模仿天性,让学生在沉浸式的音乐互动中感受歌曲的童趣与节奏感,体会小蜜蜂的勤劳品质,实现快乐学习。 学习 目标 1. 准确学唱歌曲《小蜜蜂》,掌握2/4拍的强弱规律,能清晰演唱主旋律,尝试用简单的“嗡嗡”声配合二声部哼唱;能根据旋律音高变化,用肢体律动表现小蜜蜂的飞行姿态。 2.在“寻找节奏—学唱歌曲—情景表演”的递进活动中,通过听辨、模仿、合作等方式,提升节奏感知力、旋律表现力和二声部配合能力。 3.感受歌曲的轻快氛围,体会小蜜蜂的勤劳精神,培养热爱自然、乐于合作的品质,增强对音乐唱游的兴趣。 重点 熟练学唱《小蜜蜂》主旋律,把握歌曲轻快的节奏和2/4拍强弱感,能用肢体律动生动表现小蜜蜂的形象。 难点 在二声部演唱中,保持主旋律与“嗡嗡”声伴奏的协调性,做到不跑调、不抢拍;准确结合旋律音高变化设计并表现对应的飞行律动。 教学过程 任务一:寻找“飞行的节奏” 活动一:听辨节奏·模仿飞行动作 教师创设情境:“春天到了,小蜜蜂要去采蜜啦!我们先听听它们飞行的节奏是什么样的?”播放《小蜜蜂》伴奏。 学生:“飞行节奏“×× ×× | ×× × | 带领学生用拍手模仿该节奏,再用肢体动作表现 学生:拍短节奏“×× ××”时,双手快速小幅度摆动(模仿小蜜蜂快速飞行);拍“×× ×”时,双手缓慢划弧(模仿小蜜蜂平稳滑翔)。 活动二:节奏游戏·巩固强弱规律 结合2/4拍“强弱”规律,设计“蜜蜂采蜜”游戏:强拍时双手向下轻拍(模仿采蜜动作),弱拍时双手向上轻扬(模仿飞离花朵)。 学生根据老师讲述完成动作模仿。 2. 学生分组开展节奏接力:一组用拍手表现节奏,另一组用动作回应,交替进行,强化对歌曲基础节奏和节拍规律的感知。 设计意图:(以“小蜜蜂飞行”为情景切入点,通过听辨、模仿、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直观体验中掌握歌曲核心节奏和2/4拍强弱规律,为后续学唱歌曲奠定节奏基础,同时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任务二:学唱“勤劳的歌声” 活动一:学唱主旋律·感受旋律起伏 教师用钢琴范唱歌曲,引导学生观察:“小蜜蜂飞高时,歌声会怎样;飞低时,歌声会变怎样”,帮助学生感知旋律音高变化。 学生:“小蜜蜂飞高时,歌声会高;飞低时,歌声会变低。” 2. 分句教唱歌曲: (1)带领学生用“la”哼唱旋律,重点练习乐句衔接处的音准; 学生用“la”进行哼唱。 再加入歌词演唱第二声部,强调“嗡嗡嗡”要轻快咬字。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第二声部的演唱。 跟琴声完整演唱第二声部 学生跟琴声完整演唱歌曲。 活动二:尝试二声部·营造合唱氛围 教师讲解二声部要求 学生:一部分学生唱主旋律,另一部分学生用轻柔的“嗡嗡”声作为伴奏,在主旋律间隙加入(如每乐句结尾处哼唱2小节)。 先分组练习:主旋律组熟练演唱,伴奏组练习均匀发声;再进行合练,教师用手势提示音量强弱,引导两组协调配合。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练习,做到声部的融合。 设计意图:(遵循“先旋律后和声”的学唱逻辑,通过分句教唱、音高感知等环节突破主旋律学唱重点;再以简单的“嗡嗡”声伴奏引入二声部,降低合唱难度,培养学生的合作演唱能力,逐步突破教学难点。) 任务三:表演“蜜蜂的一天” 活动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