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上学期东北师大附中高三年级第一次摸底考试 (历史)科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需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场/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并粘贴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回答非选择题时,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或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皱、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5分) 1.“考古学文化”是指考古发现中可供人们观察到属于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并且具有共同的特征的一群遗存总和。据此判断,下列出土实物属于仰韶文化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何楼遗址是大汶口文化早期遗址。考古发掘时出土了9处灰坑、1座墓葬和房址,还出土了栗、黍、大豆、小麦、猪、狗和水牛等动植物遗存。据此可知,该时期() A.人类已过着定居生活 B.社会出现第一次大分工 C.人类已进入阶级社会 D.牛耕在农业中得到应用 3.春秋末年,郡初设在边地,面积大但地位低于县。战国,尤其是中后期,随着边地发展,县数增多,为便于管理,县纳入郡的管辖,形成郡下统县的模式。这一过程() A.适应了地方治理的现实需求 B.提升了君主专制的统治效能 C.体现了中央对郡县垂直管理 D.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 4.荀子指出:“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比物以饰节者也,合奏以成文者也,足以率一道,足以治万变。是先王立乐之术也,而墨子非之,奈何!”由此可见,荀子() A.批判继承了墨家思想 B.肯定音乐的社会功能 C.强调治国方略的多元 D.明确统一是大势所趋 5.秦并天下过程中,对“初附之邑”(新征服区域)强制推行“同风令”,强制迁徙六国旧地豪民至关中,同时以法令形式取缔当地祭祀巫鬼、私斗成风等“异俗”,力求使“初附之邑”风俗政令与关中一体。这一举措() A.实现了文化领域的统一 B.助力构建秦帝国的统治秩序 C.缓和了各民族间的矛盾 D.直接导致六国旧贵族的叛乱 6.动物胶作为一种有效的黏合剂,在秦朝时期大量流通于商品市场。下图所示为岳麓秦简中一则关于动物胶的买卖禁令。据此可推断,秦朝() A.商品市场出现垄断迹象 B.麋鹿角为国家管控资源 C.政府重视规范商业行为 D.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破坏 ( 将 ) ( 令 ) ( 上 ) ( 九 ) ( 二 ) ( 二 ) ( 二 ) ( 十 ) ( 一 ) 7.下面为两汉刺史任迁统计表。其中,县令和侍御史在汉代都是等级不高的官僚,议郎、尚书丞、中郎将等为中央官。据此可知,汉代() A.专制皇权空前加强 B.刺史的遴选看重基层经历 C.监察体系日益完备 D.中央不断强化对地方控制 如图是考古学者在云南河泊所遗址发掘出 两汉时期的封泥(部分),据此可知,该时期 () A.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加强 B.中原王朝对西域进行有效管辖 C.推恩令实施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D.中央集权治理模式的基本奠定 9.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围棋文化大发展的时期。东晋时范汪《棋品》首开围棋品评之风,南朝宋设“围棋中正"由宗室刘休仁任大中正,梁武帝亲自主持编纂《棋品》,为棋手排定品序。这一系列举措反映了 () A.围棋技术的发展推动制度完善 B.社会崇尚以品级评定各类人才 C.士族衰弱皇权加强的历史趋势 D.九品中正制渗透到文化生活中 10.《晋书》记载:公元404年,建康发生了一次大风灾,导致“贡使商旅,方舟万计,漂败流断,骸胔相望”.《南齐书》记载:“广州刺史但经城门一过,便得三千万也”.两则记录() A.表明商税成为主要税源 B.脱离了历史客观事实 C.意在控诉社会政治腐败 D.反映出当时商业繁荣 11.如表为隋朝粮食储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