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81411

2026届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1783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6届,试题,历史,月考,学期,三上
  • cover
2026届高三总复习·月考卷(一) 历史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范围:必修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了争取民心、尊赞任能的主张。其指出:“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据此判断,该思想家属于 (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2.秦朝以文书及邮传制度确保律令能传达至行政机构的末端,而在传达的过程中,各级官府和官吏又会出于部门或职责分工的现实情况,对律令予以取舍和汇编,各种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的律令文本遂应运而生。这一现象反映了秦朝 ( ) A.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弱化 B.社会治理的灵活性与实用性 C.律令体系的崩溃与重构 D.地方行政自主权制度化扩张 3.有学者说,东晋时期的陶渊明、谢灵运等人的山水诗那样好,是由于他们对自然有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正是在这种深厚的自然体验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等优美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据此可知,东晋文学的核心特征是 ( ) A.玄理思辨与山水描写结合 B.个体情感与自然审美交融 C.门阀制度之下的隐逸情怀 D.社会动荡催生生命的反思 1.据《茅亭客话》记载,唐代巴蜀地区,刘某“植果种蔬······每一月两三度人青城县货(买)药、市米、麫、盐酪”。唐人杨晔在《膳夫经手录》中记载,唐代巴蜀城市中士人盛行饮茶,于是“竞栽茶,以规厚利”,大量茶农与茶园涌现。这些现象反映出唐代巴蜀地区 ) A.副业成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 B.专业分工的商业集镇形成 C.城市对农村经济辐射力凸显 D.商人经营方式具有多样性 5.宋仁宗时期,令欧阳修等重修唐史,历时17年乃成《新唐书》225卷。与《旧唐书》相比,新设《藩镇》《奸臣》《叛臣》《逆臣》等类传,并将《忠义》调至类传第一。这一变化源于 ) A.统治者意图强化统治秩序 B.儒家纲常伦理得以重建 C.士大夫阶层自我意识觉醒 D.史学编纂体例的革新需求 6.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行省统辖区的钱粮赋税岁钞共计400万锭,解运至京师的就有280万锭;仁宗时,岭北行省官员忻都因擅用地方赋税犒军被免官。元朝这些做法旨在 ( ) A.强化中央对地方财政的控制 B.扩大地方自治权力 C.推行边疆地区特殊赋税政策 D.提高赋税征收标准 7.下表为大明宝钞贬值概况表。这一现象 ( ) 时间 明宝钞一贯值钱数 贬值程度 1375年(太祖洪武八年) 1000文钱 钱1:钞1 1407年(成祖永乐五年) 12文钱 跌到3:250 1488年(孝宗弘治元年) 1文钱 跌到1,1000 1535年(世宗嘉靖十四年) 0.276文钱 跌到2.76:10000 A.加重了百姓的赋役负担 B.加速了白银货币化进程 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冲破了传统的抑商政策 8.清代,西南大部分土司的朝贡活动完成了向“土贡”的转化,其标志是取消回赐旧例与土司不必遣人赴京上贡,也即朝贡活动从“有朝”“有贡”“有赏”到“无朝”“有贡”“无赏”。由此可见,清代 ( ) A.民族平等原则得到贯彻落实 B.边编与内地管理呈现一体化趋势 C.阶级矛盾逐渐取代民族矛盾 D.改土归流政策遭遇到了一定阻碍 9.关于鸦片战争,有人认为,“自由贸易者背后的经济能力极其强大,无法遏制或阻挡”“如果在鸦片之外还有其他好的选择,比如说糖蜜或大米,这场冲突就可能被称为“糖蜜战争'或者“大米战争””。这意在强调 ( ) A.鸦片战争的侵略性 B.战争起因的复杂性 C.工业革命的负面性 D.战争发生的必然性 10.1894-1897年,居住在湖北的西方人设立了宜昌书信馆,开通邮政业务并发行邮票。如图是当时发行的一枚邮票,图案中间为宜昌城区地图。据此可知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