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桐庐分水高级中学2026届高三历史检测卷(2025年10月10日) 一、选择题 Ⅰ(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新石器时代某遗址还保留着打进地下的成排木桩,以及大量带榫卯的木梁架结构,此外还发 现有企口(榫槽相接)地板,雕花栏杆等。复原起来,这是一种将房子架高起来的干栏式建筑。 该遗址最有可能是 A.龙山文化B.河姆渡文化C.大汶口文化D.红山文化 2.1784年,日本九州地区出土一枚蛇钮方形印章,印文为“汉委奴国王”(“委”字为“倭” 字通假),隶体,阴刻。由此可知 A.汉武帝册封倭国并赐予金印 B.隶书是日文假名的直接来源 C.汉朝和日本之间存在外交往来 D.18世纪后期中国是日本宗主国 3.右图河北灵寿农民王三妮自铸“告别田赋鼎” 铜鼎铭文560字,记农业税废止事:“我是农民的儿子,祖上几代耕织辈辈纳税。今朝告别了田赋,我要代表农民铸鼎刻铭,告知后人,万代歌颂,永世不忘。”右图所示事件发生的时间是 A.2001年 B 2006年 C 2012年 D 2021年 4.某史诗传唱着这样的故事:主人公为了得到永生的秘诀,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见到大洪水中唯一的幸存者和永生者,但这位永生者并未解答他的疑问,他只好空手返回乌鲁克。该史诗是 A.《吉尔伽美什》B.《罗摩衍那》C.《伊戈尔远征记》 D.《荷马史诗》 5.下图某地,郑和叫它古里,是前三次下西洋的终点,也是后四次远航的中转站;达·伽马叫它卡里库特,是西方人梦寐以求的东方“香料之城”。“它”位于下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6.读下图,这反映出当代美国 A.城市问题呼唤社区组织诞生 B.三权分立的运行机制向民间渗透 C.基层治理呈现多方协作特点 D.人民斗争推动“福利国家”建立 二、选择题 Ⅱ(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7.《孟子·万章下》云:“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上农夫食(养活)九人,上次食八人,中 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①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已经形成 ②战国变法运动具备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③古代民本思想得以发展的时代条件 ④土地和财产税的重要性超过了人头税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8.贞观十一年,唐太宗颁布《唐律·仪制令》,内有“凡行路巷街,贱避贵,少避老,轻避重,去避来”。这一规定 A.体现了礼法结合的立法理念 B.延续《唐律疏议》相关条例 C.规范了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行 D.加速坊市分区管理制度瓦解 9.有学者认为:“宋元时代,海上丝绸之路上展开了四通八达并且前所未有的商品及其技术交 流。”下列选项中,能佐证该学者观点的是 A.瓷器开始成为中国大宗出口商品 B.儒家经典和茶文化广泛传到欧洲 C.泉州、广州等沿海港口城市发展 D.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巅峰 10.下表为刊登于上海《申报》的招工广告数则,由此可见 雇主 招工条件及薪资(注:当时1银元≈0.7两白银。) 刊登时间 福利洋行 看侍两小孩,要北边人,年在二十五至三十岁,须略知英语,按月给工洋九元 1881 巴顿医生 种花园工人,负责种花及菜蔬、喂牛等事,每月工洋七元 1882 汪恒春中国大药房 招绘图人,每页酬润洋四元,若不合色概无润资,稿不检还 1892 法捕房 招华捕,须身长法尺一尺六寸半一,须有本租界店铺保单,须能知中国文字,每月薪水银七两,一年之后如能办公勤慎者,加与一两 1898 工部局 华人襄理,通英语能写英文,愿学各项医法,医局内充当万能。 房屋不取租金外,每月再给薪银三十两,以后增加薪水之处,则视该人办事如何为定 1898 ①广告内容呈现出通商口岸特征 ②除旧布新和文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