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82661

辽宁省大连育明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3次 大小:3426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辽宁省,学期,答案,试题,历史,考试
    大连育明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上)期中考试 高三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 分)。 1-5:DBCBC 6-10:BDACB 11-16:DCADA B 第Ⅱ卷(共52分) ( 考生所在系(部) _____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17题12分,18题14分,19题14分,20题12分,共52分)。 17.(12分)(1)可从以下角度作答: 从史料来源角度作答,如出土的汉画像属于实物史料,是研究汉代社会风貌的一手史料。史料价值高。(2分) 从史料内容角度作答,如拜谒图中“上身前倾”“躬身而拜”“磕头跪拜”“态度恭顺”等信息,展示了汉代注重礼节、崇尚礼仪的社会风貌;角抵图中人与牛角抵的激烈场景体现了汉代人骁勇刚健、崇战尚武的社会风貌;庭院生活图记录了富商贵族的富足生活,反映了汉代社会经济繁荣和富商贵族生活奢侈享乐的社会风貌。(6分) (2)从史料类型角度可以补充《史记》《汉书》等文献史料或《说苑》等杂史小说史料。从史料内容角度可以补充有关儒家思想、地方豪强、商业发展、田庄经济等内容。 示例:补充《汉书》中与儒家思想发展相关的史料。(2分) 理由:为稳固统治,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汉武帝还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儒士也进入各级政府机构,促使汉代形成崇尚儒学的社会风貌。(2分) (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8.(1)背景:《辛丑条约》使清朝完全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或答清廷沦为“洋人的朝廷”);清政府推行新政,进行选官制度改革;日俄战争在东北进行;西方教育思想进一步传播;辽宁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 (任意四点,8分) 评价:推动了辽宁地区教育近代化进程;有利于开启民智,转变社会风气,为辽宁地区的社会进步奠定了一定基础;有利于推动辽宁地区的民族交融;政治局势的动荡对辽宁地区教育发展造成了干扰,在教学质量、师资力量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积极4分,不足2分,6分) 19.(14分) (1)原因:中共重视马列主义理论的研究、宣传;中共大规模出版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夺取了文化领导权;商业报刊广告的推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适应了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三民主义理论的贫乏,国民党不得不借助马克思主义的部分话语来强化政权的合法性。(任意四点即可,4分) (2)变化:引进外国专家人数增多;直接引进专家的比例上升;由“引进来”到“引进来”“走出去”并举;出国培训人员结构变化;出国培训的领域拓宽。(任意四点即可,4分) 意义:提升了国家治理水平;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改革开放进程;塑造了国家形象;顺应了经济全球化浪潮。(任意三点即可,6分) (12分)示例: 主题:军队使命与时代担当 阐述:解放战争时期,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成为时代主题。第19兵团在平津战役中以顽强的急行军和血战精神围歼敌军,加速了华北解放进程;随后转战西北,参与解放太原、兰州、宁夏等地,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实现全国解放扫清障碍。这一时期,军队的使命聚焦于摧毁旧政权,为新中国诞生奠定军事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成为时代核心需求。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第19兵团跨过鸭绿江,参与多次关键战役,抵御外来侵略,捍卫了国家主权与边境安全,为经济建设争取了稳定的国际环境。20世纪60年代,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兵团投身国防科技工程建设,助力“两弹一星”事业的奠基,以军事力量支撑国家战略安全,彰显了军队在保障国家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综上,第19兵团的历史实践表明,军队的使命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战争年代为民族解放而战,和平时期为国家发展护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