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兴一中2025-2026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历史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盘庚迁殷前后,曾遭到许多贵族和先民反对,为此盘庚会反复劝诫反对者:周厉王因贪婪残暴激起国人 反抗,其统治被推翻,进入“共和执政”时期。这反映了商周时期政治的(() A.原始民主传统B.君主专制衰退C.国家职能受限D.地方分裂割据 2.西汉在敦煌郡的悬泉置设置驿站。考古人员在悬泉置遗址发现了以墨书于墙的西汉末期《四时月令诏 条》文书,文书主要内容涵盖了保护水土、动物、林木和依时令指导生产生活等。东汉《风俗通义》亦 载:“光武中兴以来,五曹诏书(东汉经由尚书台发布的诏令)题乡亭壁,岁补正,多有阙谬。”这说明 两汉时期() ①已形成了系统的文书行政制度 ②邮驿交通发达服务于民间信息的沟通 ③注重基层治理,县下设置乡亭 ④已有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尖处的法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3.三国时期,蜀国平定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叛乱后不置官、不留兵,即其渠帅(当地首领)而用之,而后 “夷汉粗安”:吴国征讨山越时下令对山越人“皆当抚慰,徙到外县,不得为难”,后将其四万人编入军 队,其余数万人补为编户。蜀、吴的上述措施() A.化解了内迁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B.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C.实现了边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D.为改土归流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4.“圣王作制,籍无黄白之别。昔中原丧乱,流寓江左…自尔渐久,人安其业…虽无本邦之名,而有 安土之实。今宜正其封疆,以土断人户,明考课之科,修闾伍之法。”这一建议有利于东晋政府() A.散励流民返回原籍 B,增加赋役强化管理 C.提高寒门政治地位 D.编制黄册管理户籍 5.南朝时期,刘宋政权为弥补“钱荒”而铸造二铢钱,与占钱(汉五铢钱等)等价使用,但民间纷纷盗铸 二铢钱,引发混乱。齐、梁、陈政权也都进行过类似改革。南朝时期的铸币改革() A.满足了“土断”政策的需要 B.从侧面反映了南方经济发展 C.有利于结束南北分裂局面 D.为纸币的发行提供有利条件 6.Deepseek对《资治通鉴》中相关内容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763名唐代科举进士中,有17% 的人具备实务能力,而同期世家子弟的胜任率则达到了34%。对于这些数据的合理解释包括() ①安史之乱造成的人才断层 ②门阀家学垄断仕途的升迁 ③科举考试侧重于诗赋经义 ④及第后需吏部的选拔任命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唐代撰写的《唐律疏议》中规定:“诸私发官文书印封视书者,杖六十;制书,杖八十;若密事,各依 漏泄坐减二等。即误发,视者各减二等,不视者不坐”。“诸漏泄大事应密者,绞:非大事应密者,徒一 年半”。这些法律条文体现了唐朝( A.严刑峻法的统治理念 B.礼法结合的法律特点 C.重视政务信息的安全 D.立法谨慎且内容周详 8.吐鲁番出土一件贞观年间由中央逐级传递到地方的敕旨文书,部分内容见下面示意图。这反映唐初() 第1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