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 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试题 历史 考试时间:75分钟
组卷网,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本试卷由第1卷和第I1卷两部分组成,第1卷为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将所选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为非选择题部分,请用0.5mm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不按规定颜色笔和不按规定位置答题,不得分。 第1卷 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 1.考古工作者在距今约5000年前的牛梁河遗址中,发现了大型祭坛、女神庙等文化遗存。在女神庙附近发现的十几座积石冡中,有的家只有一座墓,有的家则是由十几座小嘉围绕着中心大墓。据此可知,牛梁河文化时期 ( ) A.王权的神秘色彩浓厚 B.社会的阶层分化明显 C.已具备国家初始形态 D.民族社会形态已解体 2.《后汉书·南匈奴传》载:“(建武)二十八年,北匈奴复遗使诣阙。贡马及裘,更乞和亲,并请音乐,又求率西域诸国胡客与俱献见。”司徒掾班彪提出的应对之策为“颇加赏赐,略与所献相当”据此可推知 (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西域各国尊崇情家学说 C.边疆地区治理效果凸显 D.交往具有朝贡贸易因素 3.东晋南朝时期,“土断”政策逐步推行,如刘裕主持的“叉熙土断”执行严苛,不仅将北方南迁的侨民(含士族与流民)编入南方本地户籍,还裁并侨州郡县,剥夺士族对侨民的庇护权,使侨民成为国家直接控制,需缴税服役的编户。这一政策的推行反映出该时期( ) A.门阀士族势力趋于衰弱 B.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C.政权阶级基础的缩小 D.南北民族矛盾得到解决 4.中国古代铜钱上通常铸有文字。从秦朝到隋朝,铜钱上铸造的文字基本都是记载钱币重量,如“半两”“五铢”等。唐初铸行“开元通宝”钱,此后铜钱大都以“通宝”“元宝”命名。白北宋起形成惯例。新铸铜钱上统一铸印当时的年号,如宋朝的“淳化元宝”“崇宁重宝”,明清的“洪武通宝”“乾隆通宝”等。中国古代铜钱上的文字变化反映了(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君主专制的加强 C.货币信用的增强 D.货币重量的不足 5.在沈阳故宫,努尔哈赤办公的大政殿坐北朝南,南面的左右翼王,八旗旗主居住的十王亭呈雁翅排列,这种君臣合署的宫殿建造布局在宫殿建筑史上实属罕见。这反映了女真后金政权( ) A.具有原始民主的遗存 B.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 C.君主专制已空前强化 D.重视建筑理念的创新 6.下图为1869年宁波海关贸易报告的部分内容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 由美国内战所引起的棉花价格的高昂,对本省(浙江)棉花的种植是一个刺激······1860年价格突然大涨一一从每包九元涨至二十八元一使种植者受到极大的震撼,而放弃了其他作物的种植。 A.作物种植结构趋于单一 B.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密切 C.棉花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D.国际市场地位得以提高 7.新民主主义革命某时期,中共认识到:依中国社会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中共 ( ) A.广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B.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递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D.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 8.下图所示为2004-2013年我国城镇不同性质单位使用的农村劳动力人数情况,图中数据变化表明( ) A.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长 B、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日益缩小 C.城镇经济活力日益增强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难以为维 9.下图为“印欧人早期迁徙路线示意图”,通过印欧人的迁徙距离及方向,可以推知 ( ) A.民族迁徙使世界成为整体 B.印欧人是文明发展的源头 C.农耕民族被游牧民族征服 D.马及战车成为迁徙的动力 10.12世纪,手工业者团体“存福特”在西欧城市当局的许可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