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整本书阅读 《朝花夕拾》 素养目标 https://book.21cnjy.com/store/155797.shtml 1.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理解作品内容,并能够对重要的作品做深入地了解。 2.提高阅读整本书的能力;用精读、略读、浏览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断。 3.要自己的阅读体验。能联系作品,分析主要人物。 4.引导学生阅读过程中丰富人生感受和体验、思考人生问题、增强文化积累。 一、阅读准备:唤醒童心 上七年级了,你觉得自己还是个小孩子吗?为什么? 二 全书概览:问答梳理 先让我们来聊一聊关于这本书的几个小问题: 1.你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形下认识鲁迅先生的?在你的印象里,鲁迅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3.这本书里有几个“我”?一个,两个,三个,还是有许多个“我”?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2.了解文体知识(散文)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918年5月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 1.你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形下认识鲁迅先生的?在你的印象里,鲁迅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其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空限制,但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即以一条线索组织材料,集中地表现中心思想。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 回忆性散文也是以散文的基本形态为基础,只是在叙述上用回忆过去的方式,对过去发生的事件进行阐述,回忆描写。建议作者从细处落笔,以小见大,结合心理描写、反衬、对比等手法进行写作。 2.了解文体知识(散文) 一个“我”→ 回忆性散文文体; 两个“我” → 作品的两个视角; 三个“我” → 本书记录的三个阶段:在家乡、在南京、在日本及回国; 许多个“我” → 散文中每一个“我”独特的情感体验,每一个“我”都是不可复制的。 3.这本书里有几个“我”?一个,两个,三个,还是有许多个“我”?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目录 小引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后记 内容概览 朝花夕拾 追忆旧时生活 《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琐记》 童年、少年时期生活经历和片段 眷恋旧日美好,批判不良现象 夹叙夹议,善用对比、反讽 怀念师长故人 《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 回忆往事,偏重人物刻画 表现普通人的朴实、善良 真挚深切,生动感人 讽刺丑恶现象 《狗·猫·鼠》《<二十四孝图>》《父亲的病》 议论为主,散文和杂文糅合 穿插童年的生活经历和感受 讽刺和批判旧道德 阅读方法 一、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 二、略读与精读相结合。 三、做点读书笔记。 四、利用工具书和有关参考资料。 ①概括大意 ②划出关键字词 ③入情入景 ④品味语言(批注\摘抄等) ⑤读书心得 一 任务 梳理成长经历。 1.阅读《朝花夕拾》,思考下列问题,梳理鲁迅的人生轨迹。 (1)童年往往是作家创作的宝库。鲁迅以一个文学家特有的敏锐,捕捉到了哪些富有情趣的童年生活场景 (2)鲁迅在青少年时期有过两次立志。这两次立志的缘由分别是什么 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怎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