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14070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7.1 解决实际问题(1)(教案)

日期:2025-11-15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6次 大小:283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实际问题
  • cover
第1课时 解决实际问题(1) 教学内容 教材第89~9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两步计算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2.学会用线段图等方式整理条件和问题,能正确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3.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问题的策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分析两步计算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能根据具体问题合理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 1.准确找出两步计算实际问题中的中间问题,理解解决问题的步骤和顺序。 2.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不同类型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生鲜配送”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收集信息:一共采摘了300箱,上午运走120箱,下午运走160箱。提出问题:还剩多少箱?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板书:数量关系的分析(1)]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教学例1 1.整理条件和问题。 引导学生说一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然后让学生尝试填写线段图。教师巡视指导,展示部分学生的线段图并进行点评和完善。 强调线段图在整理条件和问题中的作用:能更清晰直观地呈现数量关系。板书线段图: 2.分析数量关系。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分析数量关系。教师引导学生从条件和问题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2)从条件出发:根据“一共采摘的箱数”“上午运走的箱数”和“下午运走的箱数”,可以用总的箱数依次减去上午、下午运走的箱数得到剩下的箱数。 (3)从问题出发:要求剩下多少箱,需要用总的箱数减去运走的箱数,所以要先求出上午和下午运走的箱数之和。 (4)让学生将数量关系填写完整,进一步明确解题思路。 教师板书:总的箱数-上午运走的箱数-下午运走的箱数=剩下的箱数 总的箱数-(上午运走的箱数+下午运走的箱数)=剩下的箱数 3.列式解答。 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尝试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收集不同的解法。 请学生板演并讲解自己的解题过程,常见解法有: 方法一: 300-120-160 =180-160 =20(箱) 方法二: 300-(120+160) =300-280 =20(箱) 引导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体会不同解法的思路和特点。 4.总结体会。 组织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体会,教师适时引导和总结:解决问题时,可以根据题中的条件想想先求什么,也可以从问题出发,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学生独立读题,根据已知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小组内交流提出的问题,讨论怎样解答。教师巡视,参与部分小组讨论并给予指导。 选取小组代表汇报问题和解答方法,全班交流评价。 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3~4题。 学生自主完成这些题目,要求先分析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或在脑海中构建),再列式解答。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完成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集中讲解和点评,强调解题的关键步骤和易错点。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解决实际问题(1) 总的箱数-上午运走的箱数-下午运走的箱数=剩下的箱数 总的箱数-(上午运走的箱数+下午运走的箱数)=剩下的箱数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分析和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方面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部分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分析不够准确、理解不够深刻的情况。在后续教学中,需要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辅导,设计更多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