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15051

13.3《自己之歌(节选)》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11-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5034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3.3,学年,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4《树和天空》练习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对《树和天空》作者及创作背景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特朗斯特罗姆是法国象征主义诗人,获1990年诺贝尔文学奖 B.诗歌创作于20世纪中期,反映了战后人们对存在意义的追问 C.诗人以浪漫主义笔法,通过具象描写宣泄强烈的主观情感 D.作品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以夸张变形的意象传递批判精神 2.下列语句中,与《树和天空》“人与自然共生”理念最契合的一项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下列对《树和天空》中“树”的意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树是自然的使者,连接大地与天空,象征存在的维度 B.树的“走动”是诗人的想象,暗示生命的动态与可能性 C.树是孤独的象征,孤立于天地间,体现存在的荒诞性 D.树承载着时间记忆,枝叶枯荣呼应生命的循环与永恒 4.下列对《树和天空》艺术特色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以繁复的修辞堆砌意象,营造华丽绚烂的诗歌意境 B.采用自由诗体,句式长短错落,节奏契合情感流动 C.语言直白浅露,以口语化表达传递直白的人生哲思 D.情节完整连贯,通过叙事展现树与天空的互动过程 5.下列对《树和天空》中“雨”的意象解读,最准确的一项是() A.雨是自然的惩戒,象征命运的不可抗拒 B.雨是连接的媒介,沟通树与天空的精神共鸣 C.雨是悲伤的隐喻,传递诗人对生命的绝望 D.雨是时间的符号,标志着生命的消逝与终结 6.下列对《树和天空》情感基调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静谧中蕴含张力,在平淡描写中藏着深邃思考 B.孤独中透着坚守,体现生命在天地间的韧性 C.迷茫中充满希望,暗示存在意义的多元可能 D.绝望中带有抗争,以激烈的情感对抗虚无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树和天空》是瑞典著名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代表作之一,这位被誉为“20世纪最后一位诗歌巨匠”的诗人,以精准凝练的意象、深邃的存在主义思考,在世界诗坛占据独特地位。特朗斯特罗姆的创作生涯贯穿战后欧洲的动荡与重建,亲身经历了战争创伤、社会转型带来的精神困惑,这使得他的诗歌始终围绕“存在”这一核心命题展———个体如何在荒诞的世界中确立价值,人与自然如何实现精神共鸣,成为他反复叩问的问题。 作为表现主义与存在主义诗歌的融合者,特朗斯特罗姆摒弃了浪漫主义的情感宣泄与象征主义的晦涩繁复,开创了“凝炼、精准、隐喻密集”的诗歌风格。他曾说:“我的诗是对事物的感受,不是对思想的表达。”这种创作理念在《树和天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诗人没有直接谈论存在的哲学命题,而是通过“树”“雨”“天空”等具象化的自然意象,将抽象的哲思转化为可感知的画面。在20世纪中期的欧洲诗坛,这种“以象载道”的写法打破了哲学与文学的界限,让诗歌成为普通人触摸存在本质的桥梁。 《树和天空》的诞生与诗人对自然的独特认知密切相关。特朗斯特罗姆自幼喜爱自然,认为“自然不是人类的背景,而是与人类平等的存在主体”。在他眼中,树不是简单的植物,而是承载着时间、记忆与精神的生命体;天空也不是空洞的空间,而是蕴含着无限可能的精神维度。这种“万物有灵”的视角,让诗歌中的自然意象摆脱了工具性的象征意义,获得了独立的生命质感。当诗人写下“树在雨中走动”时,他不是在进行拟人化的修辞,而是在表达对自然生命动态存在的深刻感知———树与人类一样,都在天地间经历成长、承受风雨,都在追寻与更高维度的连接。 这首诗的价值不仅在于艺术形式的创新,更在于它为现代人提供了精神救赎的路径。在物质主义盛行、人际关系疏离的现代社会,人们常常陷入“存在的焦虑”,而《树和天空》通过树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