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说明】 工业同农业一样,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本节内容分为“门类齐全的工业大国”“相对集中的工业分布” 和“科技促进工业低碳发展”三部分。本课件将叙述式课文与活动式探究相结合,按照教材逻辑,首先介绍工业的含义及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从时间角度介绍我国的工业发展的历程,引导学生感知新中国工业发展的艰辛及成就;随后从空间角度介绍我国的工业地区分布特点,感知区域联动互补的意义;最后再从当前工业发展引发的资源环境等问题考虑,我国需提高科技水平以促进工业的低碳发展。每个部分都简要列举了我国工业发展的成就,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其国家自豪感。 4.2 工业 【教学目标】 1、结合身边的生活实例,说出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结合实例,了解我国的工业发展历程,知道我国是门类齐全的工业大国; 3、借助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的地区差异; 4、通过资料认识到科学技术在工业低碳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树立绿色环保的意识。 【重点】 1、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我国的工业发展历程和工业分布的地区差异; 3、科学技术在工业低碳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 1、我国的工业发展历程和工业分布的地区差异。 【课时内容】门类齐全的工业大国、相对集中的工业分布和科技促进工业低碳发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从一穷二白到“中国制造”,再到“中国智造”,我国的工业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当前我们努力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我国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国的工业。 一、门类齐全的工业大国 1、展示图4.11,思考:工业生产过程一般可分为哪些阶段?通过钢铁和棉织品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工业生产过程包括自然资源的开采、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可简单与农业生产进行对比,了解工业生产的内涵。 2、展示不同场景的工业产品,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工业的生产环节和工业对我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并且强调工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3、展示图文材料,了解我国工业发展的历程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展示图文材料,思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工业发展水平如何?分析材料,可以感知当时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2)展示我国2018年的工业数据,可以感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实现了工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 (3)展示图4.12,可以比较看出,我国的工业增加值在2010年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 (4)展示图4.13等图文材料,简要介绍我国产量居世界第一的工业产品以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制造业产品。 4、展示图4.14,提问:作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我国工业产品的出口额占货物总出口额的多少?当前的工业产品出口构成以什么产品为主?据图可以得出工业产品出口额在90%以上,同时以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为主。 (承转:我国工业发展迅速,在这发展过程中各地区却均存在发展差异,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存在着怎样的特征?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呢?) 二、相对集中的工业分布 1、展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工厂,可以看出当时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沿海少数几个城市。并据此提出后续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充分发挥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础优势,另一方面在内陆地区大力加强工业建设。 2、展示图4.16,分别从工业类型和工业增加值两个角度探讨地区分布差异。从工业类型看,结合资源分布特点,可以了解自然资源的开采、原材料的加工等,多集中在我国中西部;而因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差异等条件,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的生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从工业增加值看,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沿线地区较高,且我国重要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