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20236

第3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单元测试 (含解析) 高中思想政治部编版必修3

日期:2025-11-18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3356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全面,依法治国,测试,解析,高中
    第3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单元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法系源远流长,古老中国为人类法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着眼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关于我国法治发展的“历史”和“今天”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权法治保障水平提高使法治体系达到新的高度 ②中华法系是世界上源远流长独树一帜的法律文明 ③法治状况是由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特点所决定的 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权法治保障水平提高,是我国法治建设取得成就的表现,而不是标志法治体系达到新的高度,①排除。一国的法治总是由该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并与其相适应的,不是由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特点所决定的,③错误。 2.有观点认为,法律是人类的重大发明,有些发明使人类学会如何驾驭自然,法律则使人类学会如何用规矩来驾驭自己。这说明(  ) ①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社会规范 ③法律维护全体公民的权益 ④法律的出现使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法律维护的是统治阶级的权益,而不是全体公民的权益,③错误。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而不是法律的出现,④错误。 3.常说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我国传统文化就融入了法与礼的思想,而且我国还在不断根据需要创制法律或把一些规则赋予法律效力。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①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社会就已经出现了法律 ②中华法系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强调法律与伦理道德的统一 ③制定和认可是国家根据实际来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 ④我国正在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原始社会没有国家,也不存在法律,法律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①排除。我国已经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而不是正在形成,④排除。 4.关于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和总目标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依法治国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的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②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③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④我国已经将全部社会关系法律化,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③错误。④表述不符合实际。 5.《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条款从立法层面消除了见义勇为者在扶贫济困、挺身而出之后的顾虑。上述规定(  ) ①通过立法规定了好人的权利与义务 ②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③发挥法律的教化与道德的规范作用 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这一规定通过立法保障了好人的权利,而不是规定了好人的权利与义务,①错误。要发挥道德的教化与法律的规范作用,③错误。 6.法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法治的精髓和要旨对于各国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具有普遍意义。对法治国家的内涵,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