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新二年级数学上册综合实践单元校园小导游单元教材解读 一、课程标准摘要。 【内容要求】 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学业要求】 会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别其余三个方向;了解物体间位置、方向的相对性,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主题活动的实施要有利于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指导应面向全体,全程跟进。 主题活动的评价要关注过程性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还要关注学生活动参与的程度,积累活动经验。 二、单元教材分析。 (一)整体安排与结构。 本单元是学习与应用方向关知识的主题学习活动,包括“认识东、南、西、北”、“校园小导游”、“小讲堂”三部分内容。 本单元的整体结构图如下图: 本单元以“介绍校园”为驱动任务,按照“校园小导游的准备—认识方向”、“做校园小导游—应用方向介绍校园”、“小讲堂—方向知识拓展”的次序开展学习活动。这三部分内容将方向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整合到活动中,为后续学习东南、西南、东北、西北,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了解“点钟方向”,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相关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单元学习目标。 (一)单元学习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2022版)》要求及教材设计内容,本单元的学习目标确定如下几方面。 1.联系语文、科学等学科的学习经验及生活经验,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东南西北中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发展推理意识。 2.能应用东、南、西、北方位词描述校园建筑的位置,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能将现实场景与平面图建立联系,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并积累观察、对应、分析等数学活动经验。 3.能结合校园平面图做“校园小导游”,在表达、交流中发展辨认方向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发展应用意识,培养对学校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基于生活经验,认识四个方向及它们的关系,知道给定一个方向就可以确定另外三个方向。 2.在实际场景中应用四个方向描述物体位置,能将平面图与实际场景中的方向、物体建立起对应关系。 3.按照设计的路线,熟练地使用方位词等介绍自己的学校。 4.用合适的方法搜集、整理与方向有关的信息,并能与别人交流。 教学难点: 1.感受在描述物体方位时,由于参照物的变化,表述也会发生变化。 2.将平面图与实际场景的方向建立对应关系并能进行转换。 四、教材编写特征。 1.精心设计真实问题,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单元涉及四个方向的学习与运用。方向的知识比较抽象,将学生置身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探究,便于学生感受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联系,感受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因此教材以“校园小导游”为驱动任务,以“介绍我的校园”为活动主线,通过暴露介绍校园时已有知识的不足,引发新知识学习的需求,并借助辨认方向、制作方向牌、运用方向牌、规划游览路线、设计导游词,了解其他方向知识、了解安全疏散示意图等系列活动,带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完成学习任务、熟悉校园等空间场所,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2.在用中学、在学中用,注重知识学习与应用的融合。 “校园小导游”这一主题活动包含了本单元数学新知识学习的内容。这是《课程标准(2022版)》新增的一种类型。教材遵循了数学知识学习与应用相融合的原则。在“介绍校园”的过程中,学生因方位词表达不精确而产生学习需求。学生结合校园内建筑布局及方向,掌握新的方位词,并运用这些方位词规划设计路线,导览校园等。 3.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校园小导游”这一主题活动,“认识东南西北”“校园小导游”“小讲堂”三个具体活动主题都是学生。在这三个具体活动中,教材编写突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