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29461

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2.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2.1.2 有理数的减法同步练习(含解析)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4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2739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有理数,减法,解析,七年级,2024,人教
  • cover
2025年11月14日初中数学作业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1.某地一天早晨的气温是℃,中午温度上升了12℃,半夜又下降了8℃,则半夜的气温是( ) A.℃ B.℃ C.2℃ D.6℃ 2.设a为最小的正整数,b是最大的负整数,c是绝对值最小的数,则a-b-c=( ) A.1 B.0 C.2 D.2或0 3.数轴上与表示的数为-3,点先向左移动8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6个单位长度,此时点表示的数是( ) A.-4 B.-5 C.-6 D.-7 4.纽约与北京的时差为(同一时刻北京时间为,东京时间为,那么东京与北京的时差为).小明在北京乘坐早晨的航班飞行约到达纽约,那么小明到达时纽约时间是( ). A.15时 B.16时 C.17时 D.18时 5.与相差是( ) A.75 B.5 C.400 D.395 6.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若该正方体相对面上的两个数和为0,则的值为( ) A.-6 B.-2 C.2 D.4 7.定义运算“*”如下:对任意有理数x,y和z都有,,这里“”号表示数的加法,则的值是( )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 8.如图所示的数轴中,点表示1,点表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 (2)观察数轴,与点的距离为5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 ; (3)若将数轴折叠,使点与表示的点重合,则点与表示数 的点重合; (4)若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26(点在点的左侧),且,两点经过(3)中折叠后互相重合,则、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 和 . 9.计算:1﹣2+3﹣4+5﹣6+……+2021﹣2022= . 10.若x的相反数是2,,且,则的值是 . 11.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如图所示。若将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所标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的值为 . 12.实际测量一座山的高度时,有时需要在若干个观测点中测量两个相邻可视观测点的相对高度,如为米表示观测点A比观测点C高米,然后用这些相对高度计算出山的高度.如表是某次测量数据的部分记录,根据这次测量的数据,可得是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40米 三、解答题 13.在教师节晚会上,主持人小丽和小蓉进行一场游戏,游戏规则如下: ①每人每次抽取4张卡片;如果抽取到形如“□”的卡片,那么加上卡片上的数字,如果抽取到形如“○”的卡片,那么减去卡片上的数字. ②比较两人所抽取的4张卡片计算结果,结果大的为胜,结果小的为大家唱歌. 小丽和小蓉所抽取的卡片如图所示.你知道本次游戏结束后谁会为大家唱歌?请说明理由. 14.小明同学在计算60﹣a时,错把“﹣”看成是“+”,结果得到20,那么60﹣a的正确结果应该是多少? 15.数学活动课上,李老师列举了以下等式: 第1个等式:; 第2个等式:; 第3个等式:; …… 认真观察上面的序列等式的变化,寻找“将一项拆成两项”的规律,根据等式规律,解决下列问题: (1)写出第5个等式为_____,第n个等式为_____(用含n的式子表示); (2)利用等式规律计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2025年11月14日初中数学作业》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C C B C D B A 1.C 【分析】温度上升是加法,温度下降是减法,据此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由题意得:-2+12-8=2(℃),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有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正确理解上升与下降的含义列算式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2.C 【分析】根据正负数以及绝对值的有关知识确定a、b、c的值,然后计算a-b-c的值即可. 【详解】最小的正整数是1,最大的负整数是﹣1,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所以a-b-c=1-(﹣1)+0=2.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负数、绝对值的相关知识以及有理数的运算,应特别注意0、±1这三个数的特殊性质,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的绝对值和相反数都是它本身;1是最小的正整数,它的绝对值是它本身;﹣1是最大的负整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