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30102

6.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共39张PPT)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

日期:2025-11-19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2115528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中职,模块,基础,2023,高教,语文
  • cover
本草寻源溯根本,科学攻坚破迷局 青蒿素: 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的颁奖词,如上写道。 情景导入 素养目标 审美发现与鉴赏: 鉴赏本文的章法艺术,理清文章脉络 文化传承与参与: 领悟科学家的求真、团结、创新和担当精神 语言理解与运用: 鉴赏本文的语言特色 思维发展与提升: 了解演讲稿,概括文章内容 任务一 了解作者 了解作者—屠呦呦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6年2月14日,荣获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2016年4月21日,入选《时代周刊》公布的2016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2017年1月2日,被授予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首次授予女性科学家。 走进屠呦呦 2、 写作背景 2011年度拉斯克奖颁奖典礼上,拉斯克基金会将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其在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研究中的贡献。这是拉斯克奖设立以来首次颁予中国科学家。评审委员会认为,屠呦呦领导的团队将古老的中医疗法转化为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使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师们留下的遗产相结合,将其中最宝贵的内容带入21 世纪,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本文根据屠呦呦在接受拉斯克奖时的演讲及同年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的论文编写而成。 3、 文体知识 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 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3、 演讲稿的特点 针对性 演讲词所提出的问题应是听众所关注的问题,所讲内容的深浅也应符合听众的接受水平。演讲既要注意当时的时代气氛,又要了解演讲的具体场合。 鲜明性 演讲的内容必须表明自己的主张,阐明自己的见解。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均应做到立场鲜明、态度明确,不能含糊。 条理性 要使讲话易被听众听清、听懂,就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否则,所讲内容虽丰富、深刻,但散乱如麻,缺乏逻辑性,亦会影响讲话效果。 3、 演讲稿的特点 演讲的语言,应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句子不要太修饰不要太多,不宜咬文嚼字,要合乎口语,具有说话的特点。同时,也应该讲究文采,以便雅俗共赏。 通俗性 适当的感彩 演讲既要冷静地分析,又要有诚挚热烈的感情,这样才能使讲话既有说服力,又有鼓动性。 4、 解题 青蒿素 :人类 征服 疾病 的 一小步 解释说明 战胜,揭示了青蒿素对困扰了人类几千年的疾病———疟疾的疗效 点明了这篇获奖感言的科研对象 明确了青蒿素的医药学地位和里程碑意义,显示了作者的谦虚态度。 资料链接 疟 疾 它们在人体里各种搞破坏,让我们觉得冷。 冲啊 有些蚊子体内,有种叫疟原虫的单细胞。它们会在蚊子咬人的时候,跟着进入人体。 同时我们体内的免疫细胞,也会赶过来消灭它们,这会让我们觉得热。这种让人忽冷忽热打摆子的病,就是疟疾。 喂!哪儿来 的盲流子 资料链接 人类艰辛的抗疟历程 疟疾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疾病。在我国最古老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疟疾的记载。古人认为,疟疾的起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