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34843

22 梦回繁华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306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学年,八年级,语文,2024,统编,2025-2026
  • cover
22* 梦回繁华 课后·知能演练 一、基础巩固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汴京(biàn) 绢本(juàn) 翰林(hàn) 题跋(bō) B. 衣冠(guān) 遒劲(jìn) 摄取(shè) 桅杆(wéi) C. 擅长(shàn) 料峭(qiào) 踏青(tà) 簇拥(cù) D. 枢纽(shū) 沉檀(tán) 纤夫(xiān) 岔道(chà) 2. 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走进新建的学校的实验大楼,我真是大开眼界。 (语序不当,第一分句改为 “走进学校新建的实验大楼”) B. 他的文章写得非常精彩,可是为了精简字数,不得不对文章略加删改一些。 (“一些” 与“略加”重复,删掉其中一个) C. 环境的影响,癌症患者日益增多,并向中青年段年龄者伸出魔爪。 (“日益” 不能修饰“增多”) D. 他以瑰丽的语言,优美的表达技巧,在文章中表达了现代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修饰语不当, “优美”不能修饰“表达技巧”) 3. 下列语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效的风光 。 B. 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C. 采用兼工带写(兼有工笔与写意两种画法)的手法,线条道劲,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画面。 D.《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京的记载基本一致。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一顿热气腾腾的年夜饭、几串噼里啪啦的鞭炮,窗外春寒料峭 , 屋内暖意融融,一整年打拼的疲惫能在这一瞬被治愈。 B. 主播小阿雷经常长途跋涉到偏远地区捐助,为孤贫老人、留守儿童送去温暖和关怀。 C. 一块巨型电子屏幕上缓缓铺陈开来的《清明上河图》受到了观众的交口称赞。 D. 汪曾祺的出版热潮至今络绎不绝,全集出版只是这个热潮的一部分。 5. 根据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北宋汴梁商业_____,除贵族_____ 外,还有大量的商人、手工业者和市民,城市的文化生活也十分_____ 。_____,绘画,的题材范围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得到了极大地拓展, 从唐代以描绘重大历史事件和贵族生活为主, 扩展到描绘城乡市井平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A. 密集 聚集 活跃 由此 B. 繁盛 聚集 活跃 由此 C. 繁盛 居住 丰富 因此 D. 密集 居住 丰富 因此 6. 下列对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列数字) B. 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打比方) C. 画中的 “孙羊店” “脚店” 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的 “曹婆婆肉饼” “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 等,无有不符。(引用) D. 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服饰,各行各业人员的活动,皆细致入微。(分类别) 二、课内品读 阅读下ぅ到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梦回繁华(节选) 毛宁 ①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作品描绘了都城汴京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②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在进入大道的岔道上,是众多仆从簇拥的轿乘队伍,从插满柳枝的轿顶可知是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涉的行旅,树木新发的枝芽,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和疏密,表现出北国早春的气息。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巨大的漕船,舳舻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船上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一片繁忙景象。汴河上有一座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