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436738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整本书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 怎样读红色经典作品 课件 (共43张PPT)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124528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统编
,
PPT
,
43张
,
课件
,
经典作品
,
红色
(
课件网
) 有这样一个外国人,他冲破国民党严密的封锁线,经过4个月的实地考察,写了14本密密麻麻的笔记,拍了30卷胶卷,第一个向世界报道了红军长征的消息;有这样一本书,不仅使中国万千青年备受鼓舞,走上革命之路,还吸引加拿大的白求恩医生毅然奔赴抗日前线。 新课导入 “谨向英勇的中国致敬,并祝‘最后胜利!’” ———埃德加·斯诺 《红星照耀中国》 埃德加·斯诺 埃德加·斯诺(1905—1972),美国记者、作家。他于1928年来到中国,1936年访问陕北根据地,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苏区的西方新闻记者。1937年7月底,他完成《红星照耀中国》的写作。主要作品有《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远东前线》、《大河彼岸》等。 作者介绍 作者生平 埃德加·斯诺于190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是家中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他父亲开了一家小印刷厂,家里过着小康生活。父亲要他也从印刷业开始自己的生涯。但他却走上了一条与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成为世界著名的记者。他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1941年,由于揭露蒋介石在皖南事变中的倒行逆施,斯诺被驱逐返回美国。60年代,斯诺因麦卡锡主义被迫移居瑞士。1971年,斯诺作为中美两国之间的信使再次来到中国,受到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问,并与毛泽东主席见面。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肆迫害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1936年6月,作者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其间,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人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他还深入红军战士和根据地老百姓之中,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4个月时间密密麻麻写满了十几个笔记本。他在北平首先为英美报刊写了许多篇轰动一时的通讯报道,然后汇编成一本书,书名是《红星照耀中国》。由于当时所处的环境,中译本用了《西行漫记》这个书名,作为掩护。 创作背景 作品介绍 《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又称《西行漫记》。 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这是世界上第一本忠实描绘红色中国的著作,使西方世界第一次了解中国共产党,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 作品主要有三个特点:1.以游记形式表述新闻事实;2.追求新闻素材的真实性;3.以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精神状态。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中国工农革命军成立(翌年改名中国工农红军),其红色军旗上印有一枚嵌有镰刀锤子的白色五角星,红军的帽子带有一枚红色的五角星。之后,红星由红军扩展,逐渐成为共产党的象征。 书名“红星照耀中国”中,“红星”代指中国共产党,也可以指共产主义。“红星照耀中国”即共产主义之光照耀中国,强调中国共产党给中国带来了光明。 书题解读 通过外国人视角,客观报道共产党和红军。 这本书为什么了不起? 记录第一手资料,分析“红色中国”产生发展原因。 还原真实,瓦解谣言。 了解意义 红色经典记录党的光辉历史,承载革命传统。 帮助我们了解党带领人民奋斗的伟大历程。 有助于传承红色基因,坚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信心。 阅读红色经典的意义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第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23 《孟子三章》之富贵不能淫 课件(2025-11-18)
20 谈创造性思维 课件(2025-11-18)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提优卷(含答案)(2025-11-18)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二)《水浒传》课件(2025-11-18)
23 《孟子三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课件(2025-11-18)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