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37390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共53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5次 大小:302911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七年级,语文,统编,学年,2025-2026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散文集《朝花夕拾》的相关知识;掌握默读课文的方法,积累生字词。 2.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理解“先生”的人物形象及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作者少年时在生活、学习中的童真童趣,培养热爱生活、追求新知识的情感。 鲁迅,原名叫什么?是哪里人?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什么家? 鲁迅的散文集是哪一部?你还得有哪些篇目吗? 鲁迅的散文诗集是哪一部? 鲁迅的小说代表作品是哪两部? 鲁迅的杂文集,你知道多少? 鲁迅于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哪一篇? 鲁迅去日本留学,学的什么专业?在哪个地方? 鲁迅因为什么事件改变自己的专业,对此有什么重大影响? 作者简介 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鲁迅 (1881—1936)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作品简介 散文集,共搜集了10篇文章,大部分作品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本篇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岁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 原名《旧事重提》 这部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 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晚年了,回忆起少年时代的事。 文体知识 回忆性散文 回忆性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双重视角: 一是体验主体———过去的“我”; 二是回忆主体———现在的“我”。 文章中既有“当时的我”的感受,也有“现在的我”对“当时的我”的“感受”的“再感受”。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卷网-2005年版)。 时间 文章写于1926年。 当时,鲁迅被反动当局列入拟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他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而离开北京。这是鲁迅人生中充满变动,心情“空洞、芜杂”的一年,所以“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的鲁迅写了一些回忆旧事的文章来排除苦闷,寻求慰藉。这些回忆性散文以“旧事重提”为总名,陆续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结集时改题为《朝花夕拾》。 缘由 背景链接 窜( ) 觅 跪( ) 拗( ) 确凿( ) 轻捷 云霄( ) 倘若( ) 鉴赏( ) 啄食 和蔼( ) 恭敬 质朴 博学 渊博( ) 倜傥( ) 淋漓( ) 盔甲( ) 绅士 人迹罕至( ) 人声鼎沸( ) cuàn ɡuì ǎo záo xiāo tǎnɡ jiàn ǎi tìtǎnɡ lí 读读写写 yuān kuī hǎn 乱跑、乱逃:抱头鼠窜、窜逃改动(文字):窜改 寻觅、觅食 跪拜 拗断 dǐnɡ 注意下方右边有两点。 指一种器物,与“顶点”的“顶”区别开。 纟 皂荚( ) 桑椹( ) 油蛉( ) 蟋蟀 斑蝥( ) 攒( ) 敛( ) 脑髓( ) 竹筛( ) 秕谷( ) 书塾( ) 宿儒( ) 蝉蜕( ) 狗窦( ) 锡箔( ) 建议识记字词补充归纳 jiá línɡ shèn máo liǎn suǐ shāi bǐ shú sùrú tuì dòu bó cuán 人头攒动 收敛、横征暴敛 只有suǐ一个读音。 窦:孔,洞。 鉴( )鉴赏 签( )签字 jiàn qiān 形近字 倘( )倘若 徜( )徜徉 tǎnɡ chánɡ 啄( )啄食 琢( )琢磨 zhuó zhuó 蔼( )和蔼 霭( )雾霭 ǎi ǎi 霄( )云霄 宵( )元宵 xiāo xiāo 【串句记忆法】 今天是元宵(xiāo)节,渴望看灯会的她虽然人坐在教室里,心却早已飞到九霄(xiāo)云外去了。 夜(宵禁、通宵达旦)。 云,云气(云霄);天空(九霄云外)。 垫高了枕头睡觉,形容没有顾虑。 高枕而卧 词语集注 少有人来。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