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1205

社会历史观 复习课件(共31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日期:2025-11-1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7069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社会,历史观,复习,课件,3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哲学与文化》的学科大逻辑 哲学与文化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总论)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辩证唯物论)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人生价值观)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社会历史观)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不忘本来)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吸收外来)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面向未来)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 || 马克思主义哲学 社会历史观 实践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发展规律 改革 社会历史的主体 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价值 人的价值 价值观(社核心价值观)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创造和实现价值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寻觅社会 的真谛 社会历史 的本质 社会历史 的发展 社会历史 的主体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地位: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含义 关系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规律:生产力 总趋势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前进的、上升的,过程是曲折的 实现方式: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中实现(革命+改革) 历史的创造者 群众观点 和群众路线 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实践: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容易考查细节的易错及薄弱点: 1.是否能够联系其他模块知识,理解劳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知识理解实践观的地位 3.结合情境辨明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4.明确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与社会意识反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5.明确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内涵和外延 6.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是否能够做到准确记忆 7.结合改革能否准确的区分判断:是变革生产关系还是变革上层建筑 8.是否能够准确的记忆便理解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 易错点拨+问题自检(备用) 突破点:跨模块整合:劳动及劳动关系———劳育考查 劳动及劳动观 必修二 必修四 哲学———劳动及人民群众的作用:可联系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分析;劳动观:可联系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知识分析 文化———劳动观:可从文化的功能、中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的角度分析 ①P3【劳动与物质财富,与价值创造的关系】: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 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弘扬劳动精神:培育形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 ②P47【劳动与收入的关系】: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于劳动创造。 ①P47【劳动光荣】:要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 ③P60【培育“三精神”及其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关系】: 弘扬劳模精神:培育形成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 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形成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关系: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劳动 劳动观 ③P60【劳动与文明进步】: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中古民族勤于劳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