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1581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教案 2025-2026学年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

日期:2025-11-1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9次 大小:265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中,政治,必修,统编,思想政治,学年
  • cover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教案 一、教材分析:本课处于高中政治必修三的第一单元第一课,是本册教材的逻辑起点。紧紧围绕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核心内容,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问题。本课包含两框内容,分别是第一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和第二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两框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阐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是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必然。 本课内容与上学期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联系密切。通过学习本框知识学习,可使学生升华对党的认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加深对党的真挚情感和政治认同的学科素养。 二、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具备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且有一定的必修一知识作为背景,对中国共产党有一定的认知,但缺乏系统性思维,缺乏“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的理性认识,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深度学习,学会运用知识,提高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三、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 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回顾,体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认同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增强学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定信念。 2.科学精神 通过对“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一问题的深入探究和追本溯源,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辩证的思想方法,鉴别不同建国方案,提高思辨能力。 公共参与 通过学习本课知识使学生升华对党的认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的执政地位。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1.1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与主要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 ;1.2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意义; 2.难点:从历史逻辑,理解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五、教学过程 教材逻辑分析 本学期我们学习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政治教材一共有四本必修。必修一依循历史进程,首先讲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重在阐述我们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后又聚焦到中国社会发展历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再到进入新时代,重在阐述我们如何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我们国家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就分别从经济发展、民主政治、文化建设三大方面进行更加深入具体的阐述。 必修三这本书叫政治与法治,主要讲我国的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包括三个单元,分别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国。这三块内容就是我们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旗帜、是方向、是引领。党提出的主张代表党的意志。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人大审议通过的事项代表人民的意志。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以法律条款的形式变成国家政权、社会组织和公众行为必须遵循的普遍准则,并通过国家政权机关的贯彻执行落地生根,变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这是必修三教材内容安排的基本逻辑。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一单元的单元逻辑。第一单元:中国共产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