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2297

【高分攻略】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课件(共44张ppt)-2026高考一轮思想政治复习·必修四

日期:2025-11-1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12891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44张,必修,复习,思想政治,一轮,高考
  • cover
(课件网)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辩证唯物论)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统编版)哲学与文化 2026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单元体系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时代精神的精华 探究世界的本质 把握世界的规律 哲学基础知识 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辩证法 追求智慧的学问 哲学的基本问题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的物质性 运动的规律性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01 01 本课体系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含义、唯一特性、与具体形态 世界统一于物质 运动的含义、地位 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规律的含义 规律的特征:客观性、普遍性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①能动地认识世界 (目的性/自觉选择性/能动创造性) ②能动地改造世界 (正确———促进;错误———阻碍) 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有规律 人能认识 和利用规律 ①自然界的物质性 ②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③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唯物论”的总方法论要求) ①尊重客观②发挥主观③两个结合④两个反对 物质决定意识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意识的能动作用 客观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探 究 世 界 的 本 质 (唯物论) 02 考情考向 课程标准 考什么 怎么备考 1.阐释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表达无神论立场; 3.表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 1.理解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3.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4.意识的能动作用 5.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考情分析: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意识的作用是考查的重点。 (2)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会出现,频率较高; 2.命题预测:结合科学探索(如空间站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国家政策转变(重大计划、法律制定实施等)考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等重要考点;以总书记强调的一系列中国精神(冬奥精神、建党精神、航天精神、抗疫精神、长征精神等)或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为背景,考查意识的作用。 01 复习题 2.1 世界的物质性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1.什么是物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什么? 2.如何理解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 3.为什么自然界是物质的,其方法论要求是什么?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4.如何理解社会的物质性? 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5.什么是意识,为什么说物质决定意识? 6.世界物质性原理和方法论是什么? 2.2 运动的规律性 一、规律是客观的 1.什么是运动?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怎样? 2.什么是规律?怎样理解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 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3.主观能动性表现在哪两方面?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什么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考点解读 04 张三 李四 人 虎 动物 花草 生物 日月星辰 看得见的物质形态 看不见的物质形态 (磁场、超声波) 物质(共性) 物质 马哲的 物质概念 考点一:世界的物质性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物质的具体形态(个性) ≠ 考点解读 04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1)物质具有客观性: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2)物质具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所认识。 (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3)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与意识的根本区别 (与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1.物质的内涵 注意: 1.客观实在<客观存在 2.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根本属性(运动) 3.客观实在既不能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