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2947

15 故乡 课件(共51张PPT)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147573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故乡,课件,5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15 故乡 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贺知章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马致远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席慕蓉有“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 “故乡”是一个惹人情思的字眼,谈起故乡,你能想到哪些语句? 多情自古恋故乡,今天让我们走进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看看文中的“我”,对故乡又有着怎样复杂的情感呢? 词语解释 萧索: 伶仃: 瑟索: 障壁: 廿(niàn): 松松爽爽: 一气: 恣睢: 缺乏生机,不热闹。 形容瘦弱或细长。 身体因寒冷、受惊等而蜷缩、抖动。现在多写作“瑟缩”。 屏障,墙壁,这里指隔膜。 二十。 形容轻松畅快。 声气相投,指朋友间思想一致,性情投合。 任意胡为。 1. 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清小说的叙事线索,把握主要情节,初步感知叙事手法。 2. 结合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细节等描写手法,分析人物形象,并探讨人物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3. 体会文中“我”对故乡的复杂感情,理解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决心改革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4. 珍爱新生活,树立为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重点 难点 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许多本杂文集,都收在《鲁迅全集》里。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知识必备 小 说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分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文体知识 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过程,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常见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呐喊》。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军阀官僚统治。各地军阀在帝国主义的操纵下混战不已,对老百姓横征暴敛,中国人民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社会中。 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接母亲到北京居住,目睹故乡的衰败景象和农民的贫困生活及童年好友———农民章运水的悲苦境况,他百感交集。一年后,鲁迅便以这次回乡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 “我”在故乡的见闻感受 回故乡 在故乡 离故乡 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行文的?请根据这个线索梳理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 时间顺序 整体感知 阅读记叙类文章(小说、散文),既要注意环境(景)与情感的相互关系,更要注意时空的变化对环境、情感的影响。 有人说,鲁迅的《故乡》描写了三个故乡,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你觉得是哪三个“故乡”? 回忆中的故乡 现实中的故乡 理想中的故乡 过去 现在 未来 探“故乡”之变 “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二十余年间,故乡发生了哪些变化? 故乡 杨二嫂 闰土 我 他们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又为何有这样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来看! 故乡之变 记忆中的故乡是怎样的?现在呢? V S 儿时的故乡 现在的故乡 景物:天空、圆月、西瓜、沙地。 色彩:深蓝、金黄、碧绿。 景象特点:景物美好,色彩明快、艳丽,美好动人。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旧中国农村疮痍累累,日益衰败。 故乡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结合背景资料思考。 那个颈带银圈、奋力刺猹的少年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子呢? 请你细读课文第12-33段和第55-76段,圈画、摘录关键词句,概括他的变化。 闰土之变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