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4233

上海市崇明区九校(五四制)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390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上海市,学期,试题,语文,联考,期中
  • cover
上海市崇明区九校(五四制)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时间:100分钟 满分:150分) 一、文言文阅读(37分) (一)默写(15分) 1.但愿人长久,_____。(《水调歌头》) 2.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无题》) 3.爱上层楼,_____。(《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4.小文考试失利,心灰意冷,你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诗句“_____,_____”激励他坚守信念,突破困境,实现理想。 (二)文言文阅读(22分) 【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 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丙】 韩休为相 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休为人峭直①,不干②荣利。及为相,甚允③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掺④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萧嵩奏事常顺旨,既退,吾寝不安;韩休常力争,既退,吾寝乃安。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注释】①峭直:严峻刚直。②干:求取。③允:与……相当。④掺(shǎn):拿。 5.【甲】诗是作者写给友人_____(人名)的诗,【乙】文的作者是_____(人名)。(4分) 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 (2)上掺临镜_____ 7. 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线句。(3分)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____ 8.下列对古诗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诗颔联中“吟”的内容是指西晋向秀所作的《闻笛赋》。 B.【乙】文作者和苏轼、苏辙、王安石、范仲淹等同为“唐宋八大家”。 C.【乙】文中“饮少辄醉”和【丙】文中“辄谓左右曰”的“辄”意思相同。 D.【丙】文中“为社稷耳,非为身也”表明唐玄宗任用韩休不是为了身体健康。 9.【甲】诗中作者以_____和_____作为反衬;而【丙】文中写“萧嵩奏事常顺旨”则是为了_____,这样更有利于塑造韩休的形象。(4分) 10.【乙】文作者自号为“醉翁”的原因是:“_____”。【丙】文中唐玄宗“以韩休为相”的原因是:_____。(4分) 二、现代文阅读(33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5分) 山不过来,我过去 ①我们有很多人常常习惯于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若别人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心里便堵得慌,忍不住要对别人指手画脚,大有不改变你就誓不罢休之势。 ②但是,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改变别人,谈何容易!而当我们无法改变别人时,我们的指责会越来越多,戾气会越来越重。最后,_____无济于事,_____会让自己深陷负面情绪,变成牢骚满腹、埋天怨地的人。 ③所以,我们能否换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山不过来,我过去!既然改变别人难以实现,那就尝试反思自我,改变自己。 ④思维角度一变,便会拨云见日,柳暗花明,心结烟消云散,世界豁然开朗。细思量,你甚至还会欣喜地发现尝试改变自己的诸多好处。 ⑤尝试改变自己,你就有可能收获更积极的心态。每一步自我的改变,都是最好的修心养性,是积极心态的加油站。你的抑郁情绪因此而改变,心情舒畅,信心满满。消极拖延的毛病因此而消失,你会走在时间的前面。你尝试着改变易怒易烦的习惯,做到“肚中能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