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5508

3.1 圆 课件(共37张PPT)-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日期:2025-11-23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100243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课件,37张,PPT,-2025-2026,学年,北师大
  • cover
(课件网) 第 1 页:封面页 标题:3.1 圆 副标题: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配图:左侧为生活中的圆(摩天轮、时钟、光盘)示意图,右侧为标准圆的几何图形(标注圆心、半径) 落款:授课教师 / 日期 第 2 页: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圆的两种定义(动态、静态),掌握圆心、半径、弦、直径、弧(优弧、劣弧)、等圆、等弧的概念,明确各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能力目标:能在圆的图形中识别并标注相关概念,通过动手画圆、折叠圆,探究圆的对称性(轴对称、中心对称),提升几何直观与动手操作能力。 素养目标:感受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 “抽象几何图形” 与 “实际物体” 的联系,渗透数形结合与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 第 3 页:情境导入 生活中的圆 生活实例展示(配图): 自然中的圆:太阳、露珠的轮廓、树干横截面; 人造的圆:自行车轮、圆形餐桌、圆形跑道、罗盘。 思考提问: 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特征? 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 “圆”?用圆规画圆时,哪些要素决定了圆的大小和位置? 第 4 页:核心概念 1 圆的定义 定义 1:动态定义(发生式定义) 在平面内,将一个动点绕着一个定点(圆心)按一定的距离(半径)旋转一周,动点所经过的封闭曲线叫做圆。 关键要素:定点(圆心,用字母 O 表示)、定距离(半径,用字母 r 表示); 图示:动态旋转轨迹示意图,标注 “动点 P→圆心 O→半径 OP=r”。 定义 2:静态定义(集合式定义) 在平面内,到定点(圆心)的距离等于定长(半径)的所有点的集合叫做圆。 补充:圆心 O 确定圆的位置,半径 r 确定圆的大小; 符号表示:以 O 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圆,记作 “⊙O”,读作 “圆 O”。 易错提醒:圆是 “封闭曲线”,而非 “曲线及其内部的区域”(曲线及其内部称为 “圆面”)。 第 5 页:核心概念 2 圆的相关要素与性质 1. 基本要素(结合图示标注) 概念 定义 表示与注意事项 圆心 圆的中心定点 用字母 O 表示,决定圆的位置 半径 连接圆心与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用字母 r 表示,决定圆的大小;同一圆的半径都相等 直径 经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用字母 d 表示,d=2r;同一圆的直径都相等 2. 圆的基本性质(基于定义推导)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若⊙O 与⊙O 是等圆(半径相等),则 r =r ;同一圆内,任意两条半径长度相等。 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在圆内任意画一条非直径的弦(如弦 AB),连接圆心 O 与 A、B,由三角形三边关系 OA+OB>AB,且 OA+OB=d(直径),故 d>AB。 第 6 页:核心概念 3 弦、弧与等弧 1. 弦的概念 定义: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如弦 CD、弦 AB); 特殊弦:直径是经过圆心的弦,是圆中最长的弦; 图示:圆内标注 “非直径弦 CD” 与 “直径 AB”,对比两者与圆心的位置关系。 2. 弧的概念 定义: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弧,用符号 “⌒” 表示(如弧 CD 记作 “⌒CD”); 分类(按长度): 劣弧:小于半圆的弧(如⌒CD,直接用两点表示); 优弧:大于半圆的弧(如⌒CAD,需用三点表示,标注 “C→A→D” 的路径); 半圆: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的两条弧,半圆是特殊的弧(既不是优弧也不是劣弧)。 3. 等弧的概念 定义: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叫做等弧; 关键条件:①“同圆或等圆”(半径相等);②“能重合”(长度相等且弯曲程度相同); 易错提醒:仅长度相等的弧不一定是等弧(如半径不同的圆中,长度相等的弧弯曲程度不同,无法重合)。 第 7 页:探究活动 圆的对称性 1. 轴对称性(动手操作) 操作步骤:①用圆规画一个⊙O,剪下圆面;②将圆面沿任意一条经过圆心的直线对折; 观察现象: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完全重合; 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