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7270

粤教版(2025)《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 一单元 第2节《智算助消费》教案

日期:2025-11-26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6次 大小:9861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教版,2025,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单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信息科技 第一单元 第2节 智算助消费 课题 智算助消费 单元 一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五年级 教材分析 《智算助消费》该课时教材以广州北京路研学消费为情境,编排了 “品尝地方小吃 — 挑战公益购物 — 选购纪念品” 三个实践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识别算法的核心流程(输入→处理→输出),掌握用算法进行需求权衡与决策的方法,描述算法的有穷性、确定性等特征。教材内容紧密结合五年级学生的生活消费经验,将抽象的算法知识与具体的小吃制作、公益购运算、纪念品选购任务融合,注重 “做中学”,既渗透了理性消费和公益爱心的社会责任教育,又符合学生从具体感知到逻辑归纳的认知规律,能帮助学生感受算法在消费决策中的实用价值,体会算法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目标 信息意识:能识别消费场景中算法的核心流程,理解输入→处理→输出在小吃制作、购物决策等实际消费中的应用逻辑。计算思维:能分析消费算法的决策路径,掌握用算法进行需求权衡、找出最优购买组合的方法,如公益购运算和纪念品选购决策。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结合算法特征描述消费算法,验证其在公益购、纪念品选购等消费场景的应用,让消费决策更科学高效。信息社会责任:在消费算法的应用中,感受算法助力理性消费的价值,践行用算法思维优化消费流程、实现智慧消费的责任。 重点 能识别并描述算法的核心流程(输入→处理→输出),能使用算法进行需求权衡与决策,能描述算法的特征。 难点 能分析消费算法的决策路径,结合算法特征判断消费方案的合理性,灵活运用算法解决实际消费决策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2课 智算助消费小智和小慧漫步在广州的千年古道--北京路上,广式小吃,岭南特产和文创纪念品琳琅满目,他们不时停下脚步仔细欣赏,完全沉浸在这条千年古道独特的文化氛围中。知目标:1. 能识别并描述算法的核心流程。2. 能使用算法进行需求权衡与决策。3. 能描述算法的特征。(播放视频) 观看北京路消费视频,明确 3 个学习目标,聚焦算法核心流程与决策思考。 以生活消费情境激发兴趣,衔接算法学习,渗透理性消费意识。 讲授新课 一、品尝地方小吃布拉肠是有名的广式小吃,小智和小慧分别点了牛肉布拉肠和鸡蛋布拉肠,品尝后,两人对这道传承百年的手工美味赞叹不已。勤思考小吃街上,不同师傅制作同一口味的布拉肠,却能做到味道相似,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同样的布拉肠粉皮,却能搭配出牛肉、鸡蛋等不同口味?不同师傅做同口味布拉肠味道相似,因遵循 “输入(馅料)→处理(蒸制)→输出(成品)” 的算法核心流程;同粉皮能搭配不同口味,是因输入的馅料不同,体现输入多样性带来输出多样性。布拉肠的制作过程中蕴含着算法思维的智慧。师傅在制作时,先根据顾客的需求准备不同的馅料,如牛肉、鸡蛋等,这是输入。接着,将馅料铺在粉皮上进行蒸制,这是处理。最后,将蒸好的肠粉切条装盘,淋上酱汁,这是输出。输入→处理→输出是算法的核心流程。细探究请仔细观察生活中蕴含的算法核心流程,说说盖房子、生火、洗衣服的输入、处理、输出分别是什么。勤思考想一想,描述算法的语言是否越详细越好?答案:描述算法的语言不是越详细越好。当算法应用于计算机系统时,需用严谨、简洁的语言精确定义每一步操作,确保计算机能准确无误地执行;过于详细的描述会冗余,且不符合计算机执行的精确性要求。当算法被应用于计算机系统来处理各类问题时,算法的每个步骤都必须被精确定义和规范,使用严谨、简洁的语言来描述,以确保能够被计算机准确无误地执行。二、挑战公益购物在研学过程中,小智和小慧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挑战--“爱心公益购”活动(见表1-2-2):用24元预算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