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初中,老师们一路陪伴着大家成长,其中哪位老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遇到一位令他终身难忘的老师。他是谁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老师吧。 第一课时 自学任务 1.了解本课相关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_____,其体裁是_____ _____。作者鲁迅,字_____,原名_____。著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之一。 2.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词,并明确读音。 3.再次浏览课文,圈出文中变换的几个地点,并据此归纳文章层次。 4.梳理与藤野先生相关的几件故事。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其体裁是回忆性散文。作者鲁迅,字豫才,原名周树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文学常识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 主要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其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空限制,但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集中地表现中心思想。 文学常识 字词积累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边读边圈出文中提示空间地点转换的语句,并据此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简述各部分大意。 2.文章围绕藤野先生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用小标题形式简要概括。 整体感知 1.边读边圈出文中提示空间地点转换的语句,并据此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简述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感受,交代去仙台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4—35段):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分别。 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 整体感知 2.文章围绕藤野先生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用小标题形式简要概括。 ①添改讲义(11-15) ②纠正解剖图(16-19) ③关心实习(20-22) ④了解裹脚(23) 1.研读课文第二部分,说说围绕藤野先生所写的几个事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形象特征? 研读形象 表述方法: 文章通过记叙_____,表现了xx(人物)_____的品质 2.课文6-9段是如何描写藤野先生外在形象的,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 研读形象 2.课文是如何描写藤野先生外在形象的,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 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缓慢而很有顿挫 生活俭朴 不修边幅 衣着模胡、旧外套,被怀疑是扒手 外貌 动作 语言 侧面 研读形象 藤野先生关心且尊重学生,耐心细致,治学严谨,待人诚恳,的确是位受人爱戴的好老师,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是一个老师的本分,但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评价却是非常高的。请同学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第37段,找找鲁迅先生给予了藤野先生怎样的高度评价。 研读形象 3.鲁迅先生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分析原因。 研读形象 研读形象 作为老师,藤野先生没有因为我是中国留学生而歧视我,而是认真帮我批改讲义、纠正解剖图,甚至关心我的实习等,是认真负责严谨治学的好老师。 作为学者,藤野先生并没有狭隘的民族观念,对于弱国来的学生及其贫弱的祖国抱着同情与尊重,而且矢志于将医学事业传到中国。 研读形象 4.本文标题是《藤野先生》,但文中还写了一些与藤野先生无关的见闻、感受,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觉得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1-2段:东京见闻;4-5段:仙台优待; 24-28段:匿名信事件;29-31段:看电影事件 作用:A.写东京见闻是交代遇到藤野先生的前因;B.写仙台优待是为了正面衬托藤野先生的美好品质;C.匿名信事件反衬藤野先生的真诚、公正、没有民族偏见;D.看电影事件,是我弃医从文离开藤野的原因。 课堂小结 本文采用肖像、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及反衬的手法,同时抓取典型事例的方法为我们刻画了一位热忱、关心学生、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的形象。希望在以后的写作中同学们也能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