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小圣施威降大圣 课后·知能演练 一、基础巩固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掣棒(chè) 鹚老(cí) 猢狲(hú) B. 青鹞(yào) 老鹳(guàn) 鲂鱼(fáng) C. 花鸨(bǎo) 愕然(è) 蓼汀(dīng) D. 厂踵(zhǒng) 窗棂(líng) 幌一幌(huǎng) 2. 下列有关名著《西游记》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 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这是一部很有趣的书,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 B. 全书故事引人入胜。前七回讲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官的故事; 第八回到第十二回介绍唐僧,交代西天取经这一中心事件的由来; 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小说故事的主体,讲述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C. 孙悟空乃一石产灵猴,因寻得水帘洞,石猴被众猴奉为“齐天大圣”。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D.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一行历经千难万险终得正果,唐僧、孙悟空分别被如来佛祖封为旃檀功德佛和斗战胜佛。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八台山远山含翠, 溪水潺潺, 奇峰怪石, 云蒸霞蔚, 游客无不感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B. 近日, 全国首个巴文化遗址博物馆--罗家坝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开馆当日, 可谓万人空巷。 C. 东风浩荡征帆劲, 大潮奔涌奋楫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国人责无旁贷的责任。 D. 毕业典礼上, 校长热情洋溢地说: “同学们, 你们应以无所不为的胆识, 披荆斩棘, 勇攀人生高峰。” 4.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大圣忽见本营中妖猴惊散, 自觉心慌, 收了法象, 掣棒抽身就走。 (法象: 指神妖作法时变成的相貌) B. 他见水响中, 见一条蛇撺出去, 认得是大圣, 急转身, 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 伸着一个长嘴, 与一把尖头铁钳子相似, 径来吃这水蛇。 (径: 直接)。 C. 二郎赶至涧边, 不见踪迹, 心中暗想道: 这猢狲必然下水去也, 定变作鱼虾之类。等我再变变拿他。 (必然: 一定) D. 那大圣变鱼儿, 顺水正游, 忽见一只飞禽, 似青鹞, 毛片不青; 似, 顶上无缨; 似老鹳, 腿又不红: “想是二郎变化了等我哩……” (想是: 想必是) 。 5. 下列关于“小圣施威降大圣”的情节的描述及感悟,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 大圣在打斗中不断变换法象, 上天入地, 这表明做事应审时度势, 灵活处理。 B. 小圣在打斗时能够发现大圣变换的法象并有效应对, 这表明要善于观察和推理。 C. 大圣能够想到变成托塔天王的形象,瞒过众神, 这表明做事要有勇有谋 。 D. 众神合力配合小圣围捕大圣, 这说明要团结一致, 重视集体的力量。 6. 孙悟空的每一次变化,二郎神都能马上找到制伏他的办法。对此种写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种写法增加了故事的曲折性和趣味性,使情节更加跌宕起伏。 B. 如果孙悟空直接变成最厉害的, 就会减少很多变化和对抗的过程, 故事可能会变得单调。 C. 这样写削弱了孙悟空的本领,体现不出他的机智勇敢。 D. 这种写法通过主角不断地尝试和应对挑战, 来展现情节的复杂性和人物的智慧。 二、课内品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①却说真君与大圣变做...掣棒抽身就走。真君见他败走,大步赶上道:“那里走 趁早归降,饶你性命!”大圣不恋战,只情跑起。将近洞正撞着康、张、姚、李四太尉,郭申、直健二将军,一齐帅众挡住道:“泼猴!那里走!”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做绣花针,藏在耳口,内,摇身一变,变做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钉住。那六兄弟,…一齐吆喝道:“走了这猴精也!走了这猴精也!” ②正嚷处,真君到了,问:“兄弟们,赶到那厢不见了 ”众神道:“才在这里围住,就不见了。”二郎圆睁凤目观看,见大圣变了麻雀儿,钉在树上,就收了法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