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50201

山东省单县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5-11-1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532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东省,期中,解析,试题,政治,考试
    高一期中考试思想政治 参考答案 1.D【详解】①: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商代甲骨文,新石器时代晚期(如仰韶文化)虽有刻画符号,但尚未形成系统性文字。题干未提及文字相关发现,①排除。②: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为主,金属工具(如青铜器)的广泛使用始于奴隶社会(如夏商周时期)。马家窑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尚未进入青铜时代,②排除。③④:新石器时代的典型特征是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并发展。马家窑文化聚落的形成依赖于相对稳定的食物来源,精美的彩陶也需要定居生活支撑,由此可推断当时农业和畜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新石器时代处于原始社会,氏族制度是原始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聚落的存在表明人们以氏族为单位共同生产、生活,符合史实,③④正确。 2.D【详解】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生产过剩是相对过剩,“生产绝对过剩”说法错误,①不选。 ②:资产阶级自身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必须靠无产阶级去改变,②错误。 ③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表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可调和,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③④符合题意。 3.B【详解】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不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产品如何分配属于生产关系的内容,A错误。B:材料中不同社会形态对应各自的生产工具,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社会形态更替,B正确。C:社会发展规律不可逆,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上升的前进的,但不等于社会发展过程总是上升的前进的,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错误。D:尽管社会形态具有差异性,但是不同社会形态更替仍然要遵循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D错误。 4.A【详解】①②:在“合作公社”中,设计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每一个人都可以摆脱旧社会中的道德、思想、情感的束缚,从而获得新生,实现自由且全面的发展,体现了空想社会主义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设计未来美好社会的蓝图,但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①②符合题意。 ③:空想社会主义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但《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不是空想社会主义,且空想社会主义没有实现人的解放,③说法错误。 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④说法错误。 5.D【详解】①: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而非中日矛盾,①排除。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②排除。 ③: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广泛动员民众(如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形成人民战争的强大力量,这是抗战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③正确。 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肩负起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并带领中国人民为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成功的获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④正确。 6.B【详解】①: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中华民族从此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①正确。 ②:新中国成立初期,还存在剥削制度,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时并没有完成社会主义建设,②错误。 ③: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开始,③正确。 ④: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而不是新中国的诞生,④错误。 7.D【详解】③④:中共八大是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举行的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