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4课回忆我的母亲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母亲是一个任劳任怨的人,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整日不缀劳作。她性格和蔼,宽厚仁cí。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比自己更穷的亲戚。母亲对我们严格管束,不nì爱我们,也不让我们染上一点不良习气。尤其对我的学业,她总是勉力支持。如果不是母亲,我无法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和蔼( ) 管束( ) 仁cí( ) nì( )爱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该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 3.“任劳任怨”中“任”的意思是( ) A. 信赖 B. 职务,任务 C. 承受,担当 D. 不论,无论 4.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5.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列各句的横线上。(填字母) (1)母亲这样地整日_____(A. 劳损 B. 劳碌 C. 劳逸)着。 (2)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_____(A. 滋味 B. 风味 C. 趣味)。 (3)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_____(A. 杜绝 B. 隔绝 C. 阻塞)了。 6.文化常识填空。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辞。“家”是对别人称自己亲属中比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人时用的谦辞,如称自己的父亲为_____,称自己的母亲为_____。“舍”用以对别人称自己的亲戚或年纪小辈分低的亲属,如称自己的弟弟为_____,称自己的妹妹为_____。 7.八(2)班准备开展以“挚爱亲情”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李浩同学因为受到了邻居王敏同学的委托,所以向班主任张老师写了张请假条,请你按要求修改。 请假条 尊敬的张老师: 您好!王敏同学由于需要到医院照料母亲的原因,星期一(11月1日)不能到校上课,她让我带她向您请假。 此致 敬礼! 学生:王敏 2025年11月1日 ①假条中的错别字是“_____”,应改为“_____ ” 。 ②请假条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③请假条中有一处表述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2)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完成。 ①在“挚爱亲情”主题演讲比赛中,有同学搜集了以下几个故事,其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一项是( ) A. 孟母三迁 B. 煮豆燃萁 C. 沉香救母 D. 子路负米 ②王敏的母亲生病住院,她最近心烦意乱,没有心思学习,成绩下降了。作为好朋友,请你写几句话安慰她。 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回忆我的母亲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世代为地主耕种,家境是贫苦的,和我们来往的朋友也都是老老实实的贫苦农民。 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没法多照顾孩子,只好让孩子们在地里爬着。 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