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54950

18 昆明的雨 教案

日期:2025-11-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9次 大小:656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昆明,教案
  • cover
第18课 昆明的雨 1.学会赏析散文中生动描写景、物、人的语句,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仔细研读文中的语句与标点,品味文章质朴自然、韵味悠长的语言风格。 3.真切感受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与眷恋之情,领悟作者积极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1.学会赏析散文中生动描写景、物、人的语句,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仔细研读文中的语句与标点,品味文章质朴自然、韵味悠长的语言风格。 真切感受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与眷恋之情,领悟作者积极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教材、PPT课件 新课导入 同学们,若寒假期间你打算前往昆明度假,抵达那座“春城”之后,你最为期待体验的会是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跟随汪曾祺先生的《昆明的雨》,开启一场独特的昆明之旅:去领略昆明雨中的独特景致,去探寻昆明雨里的美味佳肴,去体悟昆明雨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新知探究 一、任务目录 【活动内容】出示任务清单。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清晰的任务清单,旨在以清晰、有序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启昆明雨的探索之旅。通过明确的任务,激发学生兴趣,使其有目标地领略景致、探寻美食、体悟情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系统性,助力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二、文本研读 (一)任务一:描摹雨中景韵 过渡语:同学们,我们已经踏上了这场依托《昆明的雨》开启的昆明之旅。此刻,我们首先要走进昆明雨中的景色世界。书中描绘的雨中昆明,仿佛一幅幅灵动的画卷。现在,就让我们化身摄影师,将看到的昆明的美景拍下来,并介绍给大家吧。 【活动内容】梳理文章内容 (1)教师介绍梳理方式 为了让不同学习风格的同学都能更好地完成任务,教师可为大家提供两种梳理方式。以适应不同学习风格。 对于喜欢独立学习的学生,可发放表格工具,表格设置“景物名称”“景物特点”两列,让学生自行阅读文章,就像用镜头捕捉独特风景一样,将如昆明的雨(特点可从其细密、绵长等描述提炼)、肥大的仙人掌(突出“肥大”这一形态特点)、各种美味的菌子(可概括其种类丰富、味道鲜美等特点)、颜色黑红的杨梅(强调颜色特征)、带着雨珠的缅桂花(突出带着雨珠的清新状态)等昆明美景相关内容填入表格。 对于倾向于合作学习的学生,组织小组合作梳理。小组内成员共同阅读文章,通过讨论确定各景物及其特点,并推选一名成员像记录精彩瞬间一样记录在白纸。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对景物描写的理解和感悟,促进思维的碰撞。完成梳理后,每个小组可推选代表进行展示分享,全班共同交流,加深对昆明美景描写的认识。 (2)巡视指导 在学生进行梳理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室里来回巡视。对于独立学习的同学,观察他们填写表格的情况,如果发现有同学对某些景物的特点提炼不准确,轻声给予提示和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任务。对于合作学习的小组,认真倾听他们的讨论,鼓励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对于小组内出现的分歧,引导他们通过再次阅读文本、深入分析来解决问题,确保小组合作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 学生了解完后选择自己更倾向的梳理的方式,开展梳理活动。 学生1:昆明的雨、肥大的仙人掌、各种美味的菌子、颜色黑红的杨梅。 学生2:带着雨珠的缅桂花、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喝着酒赏着花的“我”和德熙。 教师点评并总结。 【设计意图】此活动设计旨在照顾学生个体差异,提供独立与合作两种梳理方式,满足不同学习风格需求。通过表格或小组协作梳理景物及特点,促进学生主动阅读与思考。教师巡视指导确保活动有效,点评总结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升语文素养。 【活动内容】探寻景致与事物和雨之间的关联 (1)教师提问:“前面大家用镜头捕捉到了众多关于昆明景色、人物、物品等的精美照片,每一张都仿佛在诉说着昆明独特的故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